李弘解釋道:“唐詩三百首,取自於孔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再加上隻收錄大唐建國以後的詩篇,如此方可言簡意賅。”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武媚娘聞言,這才展顏一笑,誇讚道:“弘兒果然聰慧!”
“當然此書的確有瑕疵,並不能代表大唐詩文最高水平,但是卻能收攏目前最優秀的詩篇,以供天下文人學習,到時,天下讀書人人手一本《唐詩三百首》,日夜誦讀學習寫詩,並以上榜為榮!假以時日,此書定然能夠促進大唐詩文昌盛。”李弘將唐詩三百首最大的作用一一道來。
目前的唐詩三百首的確不是很完美,但是其所起的作用卻一點也不遜色後世完美版的《唐詩三百首》,甚至能讓唐詩的輝煌超越後世。
李治微微點頭,唐詩三百首雖然通俗,但是暗合論語,自然格調就一樣了,再加上能夠促進大唐詩文發展,此書的價值立即倍增。
“弘兒有心了!…………。”李治定然也知道唐詩三百首對文人的拉攏,不過他並不在意,他的身體不好,再加上李弘已經長大,是時候開始培養李弘,並不介意讓李弘收攏一些支持者。
就在李治準備一如既往大加賞賜的李弘的時候,周王屬官上官庭芝忽然起身道:“啟稟皇上,微臣認為《唐詩三百首》評選不公,太子殿下任人唯親。”
“啊!”
當下,弘文館都紛紛看向上官庭芝,上官庭芝乃是負責教導周王進學,又是宰相之子,如今卻公然指責太子的《唐詩三百首》評選不公。
李治眉頭一皺道:“如何不公,依朕看,這其中收錄的都是我大唐最為傑出的詩文!”
上官庭芝上前道:“陛下請看,唐詩三百首的首篇《詠鵝》,其乃是寂寂無名的駱賓王七歲所做,而且格律爭議頗大,隻因太子殿下喜愛,竟然將其力壓一眾文壇宿老,排在第一!”
上官庭芝出自於書香門第,自認為詩才無雙,自認為自己就算不是宰相之子,也能成為年青一代的文壇領袖,然而唐詩三百首卻沒有收錄其一首,反而將名不見經傳的駱賓王收錄,還排在第一,這讓他豈能心中服氣。
李治翻開書頁一看,果然看到了那篇《詠鵝》,也不由眉頭一皺,唐詩剛剛發展,對於格律頗為嚴格,《詠鵝》的確頗有爭議,再加上其乃是七歲稚童所作,無論如何也排不了第一。
李治不由看向李弘,李弘作為太子,就算是欣賞駱賓王,也不能如此明目張膽的偏袒於他,又豈是為君之道,難怪會被上官庭芝彈劾!
李弘見狀上前道:“父皇有所不知,唐詩三百首乃是收錄大唐最優秀的詩篇,一旦有新的名篇誕生,就會重新收錄,日後恐怕這第一版的三百餘首唐詩將會百不存一,然而孩兒認為,哪怕這三百餘首詩篇全部淘汰,駱賓王的《詠鵝》將永遠占據一席之地。”
“這不可能,《詠鵝》的確有幾分急智,但是世人皆知,其爭議頗大,並不能因為太子殿下偏愛,就對其拔苗助長,如此不但會毀掉駱賓王,更會毀掉《唐詩三百首》!”上官庭芝再度進諫道。
“還請太子殿下三思!”不少弘文館學士也紛紛進諫道。
他們無論是否有詩作收錄《唐詩三百首》,都對年紀輕輕,名不見經傳的駱賓王七歲所作的《詠鵝》位列第一,心中不服。
麵對群臣的質疑和勸諫,李弘反駁道:“本宮之所以將《詠鵝》排第一,並非偏愛駱賓王,而是因為駱賓王的《詠鵝》,符合本宮編纂《唐詩三百首》的目的,讀完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如此方可讓大唐詩文興盛。”
“讀完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弘兒果然聰慧,竟然出口成章!”武媚娘眼睛一亮,誇口讚道。
李弘這句詩雖然不對照,但是卻將《唐詩三百首》的作用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供學詩之人學習。
“微臣謹聽太子殿下高見!”上官庭芝不服道,他倒要看看太子殿下如何狡辯。
李弘環視四周道:“本宮之所以將《詠鵝》排在第一,讀了《詠鵝》之後,忽然心中有感,當下作詩一首。”
“啊!弘兒也會作詩!”武媚娘一臉驚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