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駱賓王(2 / 2)

長安城到處都是詠這這這,詠那那那!雖然大多都粗鄙不通,就連李弘《詠雞》的程度都達不到,更彆說駱賓王的《詠鵝》和李弘的帝王詩《詠蛙》。

但是對於沒有做過詩篇之人,能夠攀風附雅親手作出一首詩篇,那可是頗為炫耀的事。

而真正文士聽聞李弘的《詠蛙》之後,個個眼神凝重,對《唐詩三百首》大為追捧,所有人都意識到《唐詩三百首》對寫詩的幫助有多大。

一時之間,在長安城中,《唐詩三百首》爭相傳抄,更是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傳向大唐傳播,而作為唐詩三百首首篇詩人駱賓王,自然也名聲大噪。

徐州!

一個年輕的士子正在埋頭伏案,奮筆疾書處理公務。

“駱學士!道王有請!”一個小吏前來稟報道。

駱賓王抬起頭,詫異道:“道王請我?”

他乃是道王李元慶府屬,道王曾經命他陳述才能,他恥於自炫,辭不奉命,在道王府內根本不受重用,哪裡有過道王親自來請的經曆。

當下,駱賓王不敢怠慢,當即朝著道王府而去。

“駱賓王見過道王殿下!”

道王府內,駱賓王見到李元慶早已經等候在此,連忙行禮道。

“駱老弟客氣了,快快免禮!”李元慶異常的熱情,立即上前攙扶道。

“多謝道王殿下!”駱賓王榮辱不驚道。

李元慶看著駱賓王感歎道:“駱老弟平時太過於自謙了,有如此宰相之才,本王卻沒有向朝廷舉薦,實乃本王的失職。”

駱賓王連忙謙虛道:“道王殿下謬讚了,駱某當不起如此盛讚。”

李元慶裝著責怪道:“駱老弟這就過謙了,你還不知道吧!太子殿下編撰《唐詩三百首》直接將駱老弟的《詠鵝》排在第一!”

“唐詩三百首。”

駱賓王不由驚呼,當初太子李弘宣稱要編撰唐詩三百首的時候,可謂是天下文人聞風而動,駱賓王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詩篇竟然會被太子李弘如此看重。

李元慶感歎道:“非但如此,太子殿下仿照駱老弟的詩篇寫了《詠雞》和《詠蛙》。

當下,李元慶拿出兩手詩篇放在駱賓王麵前,看到《詠雞》的時候,駱賓王眉頭一皺,這簡直是如同抄襲一般,然而當他看到下一篇《詠蛙》,頓時驚若天人。

“太子有如此詩才!駱某自愧不如!”駱賓王慚愧道。

這並非駱賓王自謙,《詠鵝》乃是其七歲稚童之時所做,而《詠蛙》卻是帝王詩,無論是對仗還是豪邁的詩篇,都勝於《詠鵝》。

李元慶點頭道:“太子大才,而駱老弟如此受太子殿下看中,日後必將飛黃騰達,恐怕道王一脈日後還要駱老弟照拂一二。”

李元慶並非自謙,他的確是皇親國戚,然而他卻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十六個兒子,其要知道李淵一共有二十二個,他根本不顯眼,更彆說他還是李淵玄武門之變後所生的兒子,根本沒有多大的實權。

日後要是李弘登基,他和李弘快要出五服了,道王一脈沒落已經注定的,幸好自己的府屬出了一個駱賓王,或許能夠道王一脈能和太子李弘搭上關係,未嘗沒有重現輝煌的機會。

駱賓王躬身道:“駱某定然不忘道王殿下提攜之恩!”

道王李元慶大喜,當下為駱賓王升官加俸。

“恭喜駱大人!”

“恭喜駱兄!”

伴隨同僚的恭賀聲,駱賓王走出道王府,還猶如夢中一般,他原本自己將會懷才不遇一生,卻沒有想到竟然受到了太子李弘的關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