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大明宮內,楊力士尖聲道。
這兩句話雖然屢屢出現在朝堂之上,皇帝當政的時候百官都知道這兩句乃是客氣,然而如今李弘作為太子監國,這兩句話卻是朝堂之上的真實寫照。
李弘幾乎都是踩著點上朝、下朝,小事全由戴至德等留守大臣處理,重大事情則全部由快馬送到洛陽城,交給皇上和武媚娘處置,朝堂氣氛極為融洽。
“啟稟太子,大理寺丞狄仁傑巡查長安城,對數起案情有異議,然而此案早已經定案,再查恐怕引起民間不安。”戴至德上前稟報道。
“然也,這些案件都是陳年積案,而且是陛下在長安城時都已經定案了,而且都是無稽之談的傳聞,若是再查,恐怕不妥!”
不少官員也紛紛點頭道。
對於官員來說,翻案乃是大忌,乃是對大唐司法係統的打擊,甚至更有可能牽涉到他們。
若是從六品的小官,朝堂官員有一百種方法治他,然而狄仁傑卻是監國太子的紅人,更是兼任東宮特使,讓一眾官員投鼠忌器。
李弘眉頭一皺,道:“律法公平與否,關係百姓生死,對爾等來說,乃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然而對百姓來說卻如同滅頂之災,又豈能怠慢。”
洛陽留守的眾臣不由一愣,沒有想到一向好說話的仁孝太子竟然如此強硬。
“有些陳年舊案乃是陛下欽定,若是…………。”一個官員欲言又止道。
“還請太子三思!”
不少官員紛紛進諫道。
百官以牽涉李治的威望為由,想要以此來讓李弘下令讓狄仁傑放棄追查。
李弘冷笑道:“麵對不法之事,百姓手無寸鐵,唯有以律法為武器自衛,諸位愛卿是想讓百姓拿起法律武器,還是讓百姓放棄法律,拿起武器自己尋找公正!”
一旁的張柬之上前一步道:“太子英明,徇私枉法曆來是吏治敗壞源頭,乃是曆代王朝大忌,此風不可長!”
一眾留守官員紛紛沉默,他們本就是留守長安,如今要翻案曾經李治在長安時判決的案件,心中自然有些猶豫。
李弘環視一周,哪裡不知道百官心中所想,當下朗聲道:“聖人言,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人可以犯錯,朝堂自然也會犯錯,若有冤案,自然要平反,若查無實據,自然還雙方一個公道。”
“如今孤乃是監國,自然不能坐視朝中出現冤案,傳令狄仁傑,讓其按律辦事,無論牽涉何人一路不得徇私枉法!”
“是!”
戴至德見李弘使用監國之權,隻能無奈點頭領命。
“尚書大人!”
下朝後,一眾官員紛紛圍到戴至德麵前商議,
長安留守官員一片和諧,隻要按部就班輔助太子,完成遷都的過渡期,他們都是大功一件。
而且偏偏出現了一個不合群的狄仁傑,仗著太子崇信,屢屢翻案,讓不少官員灰頭土臉。
“爾等還看不出來麼?太子是準備利用狄仁傑博取名聲!”戴至德皺眉道。
一眾留守官員不由對視一眼,他們發現李弘和武媚娘極為相像,都喜歡重用精通律法之人。
唯一不同的是武媚娘重用的丘神勣喜歡用酷刑,獲得是惡名。
而太子重用的狄仁傑卻是善於破案,利用一個個鐵證來翻案、定罪,讓百姓獲得公平,獲得是善名。
當然這並非武媚娘不智,隻因為二人地位不同,武媚娘後宮乾政,朝野非議,自然需要非常手段來震懾朝野,酷吏丘神勣乃是最佳手段。
李弘乃是太子,日後想要順利登基,自然需要為民伸冤的善名,神探狄仁傑自然是最佳人選。
“既然太子下了旨意,一切按照大唐律法來,爾等要是徇私枉法,被狄仁傑抓住馬腳,也是咎由自取。”戴至德不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