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尼采的困境(1 / 2)

中午剛過。

整理好電視和新款手機資料的莫燃將王富貴喊到辦公室裡。

現在的尼采公司經曆“尼采A7”和“魯班八號”,特彆是“魯班八號”成功爆賣,跨入千元機市場後,公司內部招聘了不少人。

但大體結構上。

王富貴仍然負責手機和平板的生產,以及各家零部件供應商的協調采購工作。

而郝科技。

則主要進行技術指導、調試,以及新品研發。

看著眼前乾勁十足的老王,莫燃將想要試水電視行業的想法說了出來。

王富貴仔細聽完,沒有急著說話,陷入沉思。

雖然老王本職工作是手機市場,但對國內電器市場多多少少也是有了解的。

特彆對於整個電視產業鏈,無疑比莫燃要熟悉一些。

認真思索後,他緩緩說道:

“老板,雖然我們國內電視市場比較大,但是這些年也趨近飽和,像小米、海信、TCL、長虹幾乎覆蓋了高中低端所有市場,說實話,這並不算一門多好的生意。”

“不過……”

“唯一的好處,或者說優點就是——國內電視的配套產業已經非常成熟,幾乎和手機產業一樣。”

“我們完全不用投入什麼研發,隻需要找一個方案商定製一套方案,然後采購相應的零配件組裝起來就可以銷售了。”

莫燃不意外,這點他在“兒童電話手表”上就考慮過了。

“所以說……生產端的問題不大。”

“就看老板您對於尼采電視的定位是什麼,是定位中檔還是說……就像拚夕夕上很多雜牌電視機一樣,也定位低端?”

莫燃搖搖頭。

“我也並沒有完全想好。”

“一來,現在電視對於絕大部分家庭來說使用頻率越來越低,越來越不重要……”

“理論上來說,大家對於電視的購買預算毫無疑問會衰減,品牌的作用也會減弱!”

“若是我們能推出一款性價比高一些的中檔電視,我覺得應該也會有市場。”

王富貴點點頭。

現在的市場行情確實就是這樣。

十年前,索尼的電視無疑是最受追捧的,一台一萬多、兩萬的電視都有很多消費者願意買單。

但這些年呢?

隨著電腦、Pad,特彆是手機的快速普及,很多家庭電視使用頻率大大降低,

更多的家庭將購買電視的預算降低,選擇了性價比更高的品牌。

比如海信、小米。

“老板,您的意思是……我們也走小米的路線?”

“走中檔性價比?”

“問題就出在這裡。”

莫燃不禁露出一絲苦笑。

“如果我們走中端,走性價比,直接的競爭對手無疑就是小米。”

“但是……”

“我絲毫不認為我們現在能和小米電視直接競爭,他們除了電視本身,還有大量的電視內容,這都不是我們能比擬的。”

“所以,仔細考慮後,我又覺得做低端電視可能是我們目前最好的選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