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節能省電!求訂閱
要不是李旺隆談到分紅,他都要把這件事忘掉了。
之前他出資了三百五十萬買下了“旺隆電器廠”,然後給了李旺隆5的股份。
現在的股權情況是,他占有“旺隆電器廠”95股份,李旺隆占5。
而按照一般股份製公司來說,年底到了,確實要對前一年的利潤進行處置。
要麼分紅,要麼就留在公司賬上繼續擴大生產。
想到這裡,莫燃隨即翻開年度財報第一頁,首先便是經營數據。
營業收入:1264萬。
“還行!”
這個數據算是在預料之中。
自從收購了“旺隆電器廠”,他便將“尼采B43電視”以及後續的“尼采E55液晶電視”所有生產訂單全都給了“旺隆電器廠”。
“肉疼。”
他不由微微點頭,說道:
“這樣不僅會提高一些利潤,而且也能增加我們的業務範圍。”
“有。”
所以!
要想在競爭激烈,前有富士康,後有比亞迪、京東方這些巨頭存在的代工市場裡活下去,隻能靠“旺隆廠”自己努力!
“貸款倒不用了”
甚至2500元的都很少。
李旺隆頓時愣了,他完全沒想到莫燃這麼爽快就答應下來。
江瀾回答道:
“而且,從技術難度來說,小匹數的空調技術難度最低,相關配套方案最齊全。”
手機的裝配費用比電視稍微高一點點,每台大約能賺40元。
足足好幾秒後,她才繼續說道:
“所以需要您權衡考慮,要麼我們做一款市麵上常見的變頻空調,雖然沒有太突出的亮點,但憑借我們積累的品牌度隻要質量把控好,性價比高,銷量應該也不會太差。”
他腦海思索著,節能省電確實算是一個不錯的賣點。
“莫總,您想要進入空調行業沒問題,但我不建議您將空調代工的業務給我們做。”
不過。
“所以,你給的產品建議就是,我們第一款空調,應該放在1.5P變頻空調。”
“我還記得口號是一晚隻需一度電?”
“好,我讓王富貴聯絡一下長虹,看看具體什麼情況。”
他忽然意識到:小米這時候還沒推出小米空調嗎?
不過。
莫燃看向淨利潤一欄,頓時有些吃驚。
見莫燃神色疑惑,李旺隆接著解釋道:
“說實話,我們在空調業務上並不專業,尼采也是第一次研發空調。”
“實業才賺幾個錢,投房地產一年隨便漲10。”
當然,不僅有國產品牌,三菱重工、三菱電機,大金等日係品牌仍在國內市場活躍。
“嗯,我沒有怪你的意思。”
要知道,這可不是幾百萬,這是幾千萬啊!
市場關注度,變頻已經成為絕對的主流,而且臥室小匹數空調最受市場熱捧。
莫燃微微呼出一口氣,一直以來尼采還不錯的利潤率讓他感覺良好。
“不然單是這5000萬的注資,就相當於白給了我250萬!這不合規矩。”
而“尼采A7”和“魯班八號”的生產訂單,後續也是全轉交給了旺隆電器廠,這幾個月下來也有接近13萬台的訂單。
“那具體的主打功能呢?或者說賣點呢?”
難道要和小米空調撞車了?
片刻後,他不動聲色的點點頭。
而像交給R37代工廠生產的“尼采X1”便是另外一種模式。
這麼一提醒,莫燃也覺得有些道理。
略一沉思,李旺隆說道:
“咱們蓉城最大的空調企業就是長虹,他們也在對外代工好像,據傳小米即將推出的小米空調就是找長虹代工的。”
比起特意給“黃河儲存”留了20的毛利潤,“旺隆電器廠”就像個後娘養的。
“這樣吧,稍微縮減一些,3吧。”
“淨利潤率隻有3.1?這也太低了吧?”
除了屏幕以外,其他所有的零部件,全都由R37代為采購,提供一條龍服務。
因為采購環節和代工環節打通後,可以進行一體化管理,整體生產效率甚至良品率會上升,生產成本略微下降。
即便是“黃河儲存”這樣不算太高端的TF芯片產業,實際也達到了8、9的淨利潤率,也還能接受。
“現在有了咱們尼采的訂單做保障,能留下大量的熟練工,我有底氣也有信心做的更好。”
除此以外,
話音落下,莫燃沒有像江瀾想象中那樣糾結,反而淡淡的說了一句。
每台電視,“旺隆電器廠”大概能從中獲得35元的代工費。
“所以說實話,利潤率能達到這個水平我已經算是儘力了。”
“做起來恐怕不知道要遇到多少質量問題保險起見,我還是建議您先找成熟的企業代工。”
“您就同意了?”
“怪不得這時候的企業寧願投資房地產也不願意投資實業。”
“不過我覺得我們倒是有個更好的切入點節能省電。”
“如果我沒記錯,省電這個賣點很早之前就有企業宣傳過了。”
手機廠商隻需要出產品方案就行,不用再額外成立什麼采購部啊、物流部門這些,很好的降低了部門開支。
“要麼,就是從節能省電切入,投入時間研發,真正做一款有鮮明特點的好產品出來。”
而且,一般大型的代工廠都有規模優勢,很多零部件成批量采購的成本會大幅度降低,甚至比手機廠商的采購價還便宜。
李旺隆見莫燃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當下也不再推辭,答道:
“內心來講,我還是希望能留在公司賬戶上,暫時不分紅!”
“莫總咱們代工行業就是這樣的苦差事,看著能賺錢,但人工工資、設備折舊、水電、食宿、房租以及損耗算下來就是賺個辛苦錢”
“前些年我一直受製於資金太少,廠裡的業務都是做的來料加工,現在廠裡穩定走向正軌,我想嘗試做做物料全包,做代工一條龍服務。”
淨利潤:39.8萬元。
簡單的說,
就是雙方約定好產品的“生產方案”和“產品價格”,比如CPU用什麼品牌什麼型號、內存用什麼品牌什麼型號,
然後最終交付時按照約定的價格支付給代工廠“產品費用”。
說到這,江瀾停了下來。
“除此以外,還需要優秀的電控程序,這便需要成立優秀的研發團隊,如果項目團隊進度緩慢沒有成果,或許今年夏天的旺季都趕不上。”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