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GB閃存顆粒大概還有40萬顆庫存,256GB還有20萬顆。”
差得遠!
李智皺了皺眉頭,不過這也是預料之中。
一直以來“TF內存卡”生產部門都以64GB為主,128GB和256GB備貨本就很少。
再加上前段時間“驚鴻係列”緊急擴產消耗了大量的庫存,現在又改用了32層“3DNAND”閃存顆粒,傳統“2D閃存顆粒”就更沒有庫存了。
剩下的這幾十萬顆,還是為“網易嚴選”準備的。
李智越發感覺棘手,庫存明顯不夠,剩下唯一的辦法,就是看現在能不能趁價格沒上漲之前囤一筆。
不說一次性囤1000萬顆,能囤個500萬顆這筆訂單也能成!
不過,500萬顆
現在128GB、256GB閃存顆粒的出廠價格大概是130元和270元,一次性囤500萬顆,算下來也至少是10億以上。
10億,這對現在資金本就吃緊的黃河存儲來說,壓力太大了!
“不管了,先問問再說!”
李智沒再糾結,雖然已經感覺到和“閃迪”競爭的困難,但他內心深處還是不想這麼輕易的放棄小米的訂單。
沒一會,負責“閃存顆粒”采購業務的老陳來到辦公室。
他沒囉嗦,直接說道:
“老陳,現在廠裡急需采購一批128GB和256GB的閃存顆粒,現貨,大概數量要500萬顆,你趕緊聯係一下海力士那邊,看能不能供上。”
老陳也算是“黃河存儲”的老員工了。
聽到要一次性采購500萬顆時心裡暗自驚訝,不過他還是忍住沒有多問,立即開始聯係海力士銷售部門。
大約半小時後,老陳滿臉嚴肅的再次走進辦公室。
一開口,果然不是好消息。
“李總,海力士那邊已經回複了,他們說目前閃存顆粒的銷售訂單已經全滿了,短時間內沒辦法給我們提供500萬顆閃存顆粒。”
“不過看在我們之前合作關係不錯的份上,答應可以擠出100萬顆先供給我們應急。”
“隻賣100萬顆?!”
李智目光一凝,隨即看向老陳。
兩人四目相對,沒等老陳說話,李智心裡一下全都明白了。
作為在芯片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他,也經曆了好幾次原材料漲價周期,所謂“擠出100萬顆應急”背後大概率是“海力士”這些廠商在主動限製出貨量。
產能緊缺是真的,但囤貨惜售,借機推動漲價也是真的!
這就是資本。
一旁的老陳顯然也察覺到了異常。
他開口道:
“李總,之前我們當次采購的數量也就幾十萬顆,所以海力士那邊並沒有為難我們。”
“這次一下采購500萬顆,甚至連和我們聯絡的業務經理也嚇了一跳。”
“而且,剛才他還私下給我透露了一個消息,海力士大概下周便會全麵停止接收銷售訂單,具體恢複時間不定。”
“我預計,這應該是在為漲價做準備了。”
這話一出,李智最後一絲幻想也徹底破滅,他有想過要漲價,但沒想過這麼快就來了!
這樣一來,原本打算囤一批“閃存顆粒”的計劃徹底落空;
同時,也意味著“黃河存儲”根本沒辦法匹配“閃迪”的報價單,要和小米說拜拜了!
“閃迪的報價,好狠啊!”
李智徹底感受到“閃迪”帶來的絕望,心氣一下泄了下來。
閃迪能報出“半年保價條款”,那是因為閃迪家大業大,1000萬顆閃存顆粒根本不算什麼。
而且,閃迪自己還能生產“閃存顆粒”,即便外麵閃存顆粒漲價,但他們的成本並沒有太大變化
而“黃河存儲”呢?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嗯?
想到這裡,李智忽然愣了一下,腦海靈光一閃。
不對。
閃迪能自己生產“閃存顆粒”,“黃河存儲”也可以生產32層“3DNAND”閃存顆粒啊!
這段時間以來,雖然“閃存顆粒”不停漲價,但主要原因是因為產能不足,生產“閃存顆粒”所需的晶圓並沒有漲價。
也就是說,生產一顆“閃存顆粒”的成本並沒有太大波動。
李智沒記錯的話,“黃河存儲”的“3DNAND”閃存顆粒因為良品率的原因,128GB閃存顆粒生產成本大約為132元,也就和現在傳統的“閃存顆粒”售價幾乎一樣!
想到這裡,李智原本泄下的氣一下又回來了。
傳統的“閃存顆粒”確實在不停漲價,但要是能將“黃河存儲”自主生產的“3DNAND”閃存顆粒給小米用,所有的成本問題不都迎刃而解了嗎?!
“3DNAND”生產部門提供132元的閃存顆粒,“TF內存卡”生產部門製造155元成本的小米TF內存卡。
最終每塊售價175元,500萬張,每張利潤20元,淨利潤1億元!
256GB每塊售價345元,300萬張,每張利潤40元,淨利潤1.2億元!
再加上一部分64G和512GB的訂單,這總利潤怎麼都能上3億了!
想著想著,李智心跳開始加速,現在最重要的問題竟然變成了莫燃莫總同不同意將“3DNAND”閃存顆粒給小米TF內存卡用!
一切的問題,竟然又回到了莫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