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星期五。
香港地產依舊火熱,絲毫不見減退的跡象。以‘沙田第一城’為例,李兆基在4月初放出7幢樓共1000個住宅單元,在很短的時間便售罄,造成很大的轟動。
淘化大同的會議室,林正傑和陳曾熙正在簽署一份合約――淘化大同出售一處物業給恒隆地產,售價4300多萬港幣。
合同簽署後,雙方握手拍照留念。
事後,陳曾熙發出邀請道:“林生,地鐵公司九個站上蓋招標在即,你們泰富集團或者淘化大同有無興趣加入我們的合組財團,一起來投標。”
自地鐵公司成立以來,其‘站上蓋物業發展權’一直便是香餑餑,凡是中標的發展地產商無不賺得盆滿缽滿。
而目前香港有兩個地產公司和地鐵公司合作的最好,第一個便是首推恒隆地產,其在1977年與合和地產合組財團,投中地鐵九龍灣車輛維修廠上蓋發展權,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德福花園,足足5000個住宅單元,因此賺得盆滿缽滿;恒隆地產還在1979年和長實、恒基、新世界、置地合組財團,投中地鐵旺角站上蓋商業發展權,推出之際正是八十年代初的地產高峰,因此總利潤高達4.3億港幣。
和地鐵公司有良好合作的第二家公司,便是長實地產,當初長實擊敗置地,興建兩幢中環大廈,一樣賺得盆滿缽滿。
林正傑聞言後,說道:“泰富集團正在調整投資方向,對地鐵站上蓋發展權無意參與。不過還是得感謝陳生邀請,恒隆地產此次雄心萬丈,想必肯定得償所願。”
此次地鐵站上蓋一共9個站,全部計劃包括8幢商業大廈、8000個住宅單元的私人屋?,總樓麵麵積大概是700萬平方尺。估計僅建築成本就是70億港幣,而預計總銷售額可達183億港幣,利潤相當於可達113億港幣。
當然,這個113億港幣的利潤實際上是不算地皮費。地鐵公司以地皮入股,將成為股東,參與分成。
陳曾熙並不在意,他也是看在泰富和淘化大同有不錯的現金流,所以多邀請一個股東參與而已;畢竟此次如此龐大的項目,恒隆地產將組成三個財團,每一個財團又有數家公司,這樣去分開投標九個標段。
一旦這九個地鐵站上蓋發展權完成,恒隆地產的聲譽將達到頂峰,這個泰富集團也會落後。
“那好,若是林生想參與,隨時可以找我來談,我們有不少合夥人,包括新世界發展、華懋、信和地產、華光地產、廖創興企業等,應該是最有希望中標的財團。”
“當然,恒隆在地鐵站上蓋發展權上,有著巨大的優勢。”
簡單的客氣後,陳曾熙便起身告辭。
看著恒隆地產一行人離開的背影,林正傑心裡活動起來。
這些標就算投中,也會流產。
而這些標當中,林正傑最想得到的是金鐘站上蓋,也就是後世的‘力寶大廈’原址。等恒隆流標後,正好泰富集團可以去撿這個優質的地皮。
“老板,淘化大同能處理的地皮物業,全部已經處理完畢目前,淘化大同的現金流一共是2.5億港幣.業務上也完成了重組.”袁天凡來到辦公室,彙報道。
淘化大同本來有4.5億的現金流的,不過3月份直接分出了2億港幣的分紅,其中1.5億被泰富集團分得。
林正傑滿意的抬起頭,說道:“好天凡你在淘化大同的工作收收尾,然後準備來泰富集團上班,職位是我當初承諾給你的,不過我還打算給?加加擔子,擔任集團董事。”
袁天凡眼皮跳了一下,泰富集團是大型上市公司,而他才29歲,這在其它公司是極其罕見的,除非是家族人員。
“謝謝老板的信任”
“是你的實力,可以勝任這份工作。”
林正傑始終相信,袁天凡在他的麾下工作,其經曆比他前世的經曆更複雜、更鍛煉人。
畢竟泰富集團的商業行動,是非常頻繁而響聲大的,足以鍛煉他的能力。
接著,林正傑問道:“淘化大同今年的盈利,你認為能不能突破5000萬港幣?”
此時的淘化大同,僅剩下食品加工及銷售、紅酒進口及批發、零售、冷凍冷藏食品加工及銷售等業務,不再擁有地產業務。
袁天凡說道:“淘化大同資產重組期間,食品業務一直在增加,今年有希望突破5000萬港幣.同時,後期潛力還是非常大的.這份資產收購得非常值。當初若是私有化成功,我們也不會吃虧。”
林正傑笑著說道:“私有化有的是時間,後續集團層麵的業務也會做出調整。”
等到1983年,淘化大同肯定要被私有化。
屆時,相當於用很少的錢,將剩下的25%股權全部拿到手,完整得到一個5000萬以上年盈利的業務。
袁天凡離開後。
林正傑在紙上寫著:出版、電影、電視、食品飲料、零售、巴士、電力。這些業務,將成為泰富集團多元化的一員。
下午,林正傑在辦公室裡接待了永安的郭誌權、郭誌仁兩兄弟。
郭誌權誠懇的說道:“林生,我們永安集團是誠心想購買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願意出23.85億港幣買下你手中的這兩幢大廈。據我們的了解,目前持有這兩幢大廈的業主是你個人的投資公司,你購買這樣兩幢大廈的資金想必是來自銀行,那麼利息也是一筆不菲的數目。”
林正傑不緊不慢的放下茶杯,他是篤定永安集團是非買這兩幢大廈不可。要知道,永安集團想投資物業,但是上十億的物業交易本來一年就難得一見一回,他們哪裡還有其它的選擇?
再加上如今的地產火熱,他們不心心念才怪。
不過話說回來,他也不能一口咬定25億,這樣說不定讓人覺得沒有誠意。
所以,林正傑說道:“兩幢大廈一年租金收入已經超過2億,利息都不是事了。不過永安集團既然誠心想買,23.85億肯定是不可能的,這個價格已經不足以體現出此時香港商業地產的價值。”
上次的大廈,他雖然買成20億,但有5000萬的稅,成本已經是20.5億。
雖然過去才3個月時間,但香港地產形勢好上不止一籌。
郭誌權和郭誌仁對視一眼,隨後郭誌權像是下定決心一樣的說道:“林生,既然你想賣,我們誠心想買,那我們各退一步,價格就是24.35億港幣。這個價格已經較1月份漲了2億港幣,近10%的增幅。”
林正傑聞言,也算了一筆賬,成本是20.6億,四個月利息大概是8000萬港幣;這次他是賣方,不用交稅,所以可以獲得3億港幣的利潤。再不算幾個月租金收益的情況下,這個利潤已經相當不錯了。
“這個價格我可以接受,晚一點我們帶著雙方律師簽署合同吧!這一次,你們該不會再猶豫了吧?”林正傑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