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家族辦公室】(2 / 2)

香江之狼 任豬飛 8692 字 5個月前

單一家族辦公室,SFO為超高淨值家族專屬的家族辦公室,隻對一個家族負責,成本較高;

多個家族辦公室,MFO負責多個家族的財富管理,多為商業銀行、信托銀行、家族辦公室,主要著眼於財富的增值。

林正傑要成立的家族辦公室自然是屬於SFO,而且是一個全方位管理的SFO,預計將招聘100到200位世界高級人才,需要一步步來完善;

這種級彆的家族辦公室,在世界上屈指可數!

他之所以敢如此投資,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將來的財富將達到一個恐怖的地步。

林正傑把這個家族辦公室命名為‘林正傑家族辦公室’,‘林正傑家族辦公室’的最上層權利機構是‘家族理事會’。

他自己擔任理事長,後續再邀請幾個妻妾進來當理事,等子女成長起來後,再接過他們母親的理事職位。

林氏家族第二代,肯定會高達二十人以上,那麼第三代、第四代的出現,家族成員可能會上升到上百位,甚至幾百位之多。

朱元璋的明朝,統治了幾百年,子嗣號稱有一百萬之多當然,林正傑隻是做個比較而已。

這些家族成員顯然不可能全部就職於家族企業,或者家族辦公室;這就會造成家族成員之間的信息會嚴重不對稱,協調也變得更加困難;那麼成立家族理事會就非常的必要,家族理事會可以代表家族利益、處理家族事務的治理機構和家族股東的正式溝通平台,同時也是家族的最高決策和權利機構。

同時,‘家族理事會’也是監管和審計家族辦公室的存在。‘家族理事會’是‘家族辦公室’的董事會,而‘家族理事會’下麵則是‘家族辦公室’的CEO。

林正傑家族辦公室的CEO在‘林正傑時代’,自然會受到一些限製;但是林正傑一旦死亡,這個CEO的權利就會變得較大。

基本需要家族理事會的大部分成員,齊心合力才能牽製這個CEO,實際上又很難齊心,除非涉及到真正的家族利益上;這樣做的目的自然很簡單,林正傑擔心自己的一些不肖子孫敗光了家產。

林正傑家族辦公室CEO的手下再分成六大部門:投資管理、遺產規劃、稅務籌劃、信托服務、家族治理、行政服務。

投資管理部門的職責是:投資項目、資產配置、經理人選拔、投資績效監控.

遺產規劃部分的職責是:信托管理、製定信托計劃、基金管理、實物資產管理.

稅務籌劃部門的職責是:製定稅務計劃、稅務文件協調、合理避稅.

信托服務部門的職責是:代理法人受托人、個人受托人支持

家族治理部門的職責是:財富的願景和目標、規劃家族成員的教育計劃、家族會議、慈善籌劃.

行政服務部門的職責是:法律問題、旅行計劃、購物計劃、管家服務、文檔管理、轉賬支付、現金流和預算管理、風險管理.

所以今天到場的,隻是一個初始班子。

“林先生”

“林先生好”

大家紛紛打招呼,林正傑笑著示意大家不用客氣,隨即宣布進入正題。

“今天是1990年1月6日,林正傑家族辦公室就正式成立了。”

鼓掌!

“.現在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的主要管理層。這位是林正傑家族辦公室的總裁托尼克羅斯.這位是我們的投資管理部門負責人布萊克這位是.這位是行政服務部門的負責人卡森.”

他一共介紹了七位核心高層,都是清一色的西方人。

沒辦法,目前家族辦公室對於亞洲人來說,還是非常陌生的,缺乏這方麵的人才。所以,林正傑打算先用這些人搭建‘家族辦公室’,但他不完全信任這些人,所以他隻會先拿出50億港幣注入進來。

接下來的數年,他一邊網絡華人精英加盟,一邊逐漸達成一個華洋綜合的家族辦公室,以製衡全是洋人的情況。

也就是說,先借助這些洋人搭建完善的家族辦公室,接下來先將中低層管理人員,增加華人的比例;等到二十一世紀後,在逐步換成亞洲人當高層,當然洋人也可以用。

這樣一來,林正傑的三大‘金融事業’――維港投資、恒豐金融集團、家族辦公室,就會形成‘三角網絡’,保護林氏家族世世代代有錢下去。

恒豐金融集團專注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

維港投資專注傳統題材股票及全球物業;

家族辦公室專注科技互聯網類股票及全球物業、資產投資。

大會結束後。

林正傑家族辦公室正式運轉,當務之急,是首先要成立倫敦、蘇黎世、紐約、新加坡這四個分部,招募行政服務人員。

與此同時,50億港幣的資金注入,開始在香港、紐約、倫敦進行投資,比如購入會德豐的兩幢大廈、購入一定的港股、購入一些美股、購入一些英股,總之50億能很快的投入進去。

至於家族辦公室的‘受益人名單’,林正傑打算逐步加入妻妾、子女,一步一步的完成。

與此同時

泰富集團也搬進‘泰富集團中心’,這是一個值得喜慶的日子,泰富集團成立12年後,終於擁有自己的總部大廈,而且還是香港地標性建築。

而林正傑也終於搬進了一件擁有2000平方尺的超大辦公室,這裡還有一間休息室、會議區、待客區等,相當的寬闊。

而他的辦公室,更是坐落在泰富集團中心的70層,這裡將成為他生意帝國的中樞樞紐,管理著上千億,未來甚至上萬億的資產規模。

林正傑坐在辦公桌上,翻閱著報紙,神情輕鬆悠閒。

時至今日,他的事業已經走上正軌,平常他會出國考察,和國外的政要、商界朋友會會麵。

至於投資,他不需要巴菲特那樣看很多財務報表,也不需要李家成那樣出國考察頻繁,因為該投資什麼,他心中大概有數。

明確方向,先讓屬下去考察寫報告,然後林正傑再去考察敲掉,這就是大項目的投資方案。

打個比方,去年決定大肆投資東南亞的曼穀、吉隆坡,林正傑在屬下們安排好之後,就去會麵當地的政府和華商,最終很快敲定了一些投資,甚至還有和當地華商合作的項目,效率非常的高。

而假設李家成要投資這兩個地方,他會花費很長的時間去考察,才決定著這兩個地方有沒有投資的前景。

而林正傑則不需要,他知道東南亞這一波類似日本的泡沫,所以在泡沫誕生時介入,泡沫破滅前前一點套現,就已經足以。

最近報紙上的新聞,不少都是關於林正傑商業帝國的:

“會德豐集團宣布以17億港幣從NOVA公司手中,購入43%赫斯基股權,至此,赫斯基股權全部落入香港財團之手。”

“現代貨櫃碼頭億11.5億價格,購入75%英國最大港口――菲力斯杜港,踏入海外港口的第一步。”

“會德豐集團宣布:因為業務的變化,出售會德豐大廈部分權益、馬登大廈全部權益,總價22億港幣。”

一則則新聞,就好比是一則則利好消息,刺激著會德豐集團的股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