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陽的林羽可真是一個奇人,朕隻當他對政事有先知灼見,沒想到還懂得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學問。”
陛下竟又在誇讚林羽?!
崔璽這回閉上嘴巴,隻敢聽不敢再說,總覺得事情不太對勁。
事實證明他的直覺是正確的。
李九鼎早在前往石林村調查的皇家侍衛那裡,聽說過烈酒退熱之事,再加上判定的郎中,乃是李蒼術。
李蒼術當年行醫時,還曾救治過他,對於此人的話,他沒有半點懷疑,隻是他沒想到,老尚書會當眾提出這件事,替林羽開口說話。
“陛下,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萬裡路並非指走馬觀花走過多少風景,而是增長了多少見識,林童生此子年紀雖小,但心思敏銳、見識獨到,他日必成大器。”
這才是老尚書哪怕被陛下懷疑失之偏頗,也要替重碧酒正名的原因所在。
“臣的老友,還送了臣兩壇重碧酒,臣喝過了,甚好,除了酒好,出酒率也是極高。”
“臣聽說重碧酒是五種糧食釀成,再高能有多高?”
憋了一肚子話的崔璽,終於找到一個對事不對人的機會,積極發言。
“貢酒吳伶醉白使用兩種雜糧,釀製出的三碗必倒酒,出酒率僅有十之二三,糧食越混雜,消耗不是越大嗎?”
誰知,老尚書聽到崔璽的質問,麵露同情之色。
“崔大人見識少了,重碧酒雖是第一次使用五糧雜配而成的烈酒,烈度比吳伶醉白強了數倍,但釀製此酒,比起原來的第一貢酒吳伶醉,還要節省糧食。”
怎麼可能?!
不等崔璽質問,不想與人爭論是非的老尚書,直接點明要害。
“重碧酒的出酒率是四成,並且它的配方中,多是粗糧,因此它的質量比吳伶醉好,賣價卻更低,實在擔不起因它誤糧而限酒的罪名。還望陛下明斷!”
薑還是老的辣。
此時,崔璽終於反應過來。
一開始就表明了立場的老尚書,根本不想推行限酒令,完全是為了麻痹他才這麼說的。
又以烈酒退熱這種新奇的小故事,根本不給人插話的機會,等到意識到老尚書是幫林羽說話時,大局已定。
“崔愛卿還有何話要說?”
李九鼎看到崔璽遭到老尚書全方位碾壓式反駁,嘴角微微上揚。
不愧是當初能把前朝皇帝氣得說不過,直接拔劍的文臣。
哪怕如今說話方式變得圓滑了,但手段依舊很殘暴。
“臣……無話可說。”
崔璽又不是幫吳家,而是想立功。
若他早知道重碧酒出酒率這麼高,還另有退熱的奇效,再加上並沒有占用過多的主糧,使用的多是雜糧,師出無名。
他根本不用拿重碧酒來舉例推行限酒令,直接以大家更為熟知的吳伶醉白當靶子。
然而,現在說什麼也晚了。
“限酒令一事,確實能夠起到震懾劍南道糧商的作用,朕本欲表揚這位益州新上任的郡丞,有先見之明。”
突然峰回路轉,崔璽心中一喜。
然而,不等喜色到達他的眼底,李九鼎話鋒一轉。
“可崔衍推行限酒令,根本是為了一己之私,不是顧念益州百姓,那林羽也是旌陽百姓之一,他隻盯著彆人家的酒壇子,怎麼不瞧瞧人家私底下,做了何等功績?”
說著,李九鼎指著宋尚書。
“宋愛卿,把你小兒子寫的信上的內容給崔愛卿講講,免得他被人瞞在鼓裡,助紂為虐還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