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分文不掙,宋家的格局(1 / 2)

“宋伯,那套啟蒙新書送來沒有?”

“還沒到呢!”

“還沒到?新竹紙怎麼賣的?”

準備攔人的借書學生,看到不少麵熟的同窗。

這才發現,平日裡這些斯斯文文的同窗,原來也能像他們印象裡,菜市場搶便宜新鮮的肉菜一樣,眼冒紅光。

著實讓他們大吃一驚。

而更令他們吃驚的是。

“宋伯,新竹紙是什麼紙?”

“剛才你們打掃完貨架,下麵用油布蓋著的那些紙。”

宋伯對著錯愕的學生們招呼著。

“還愣著乾嘛,用不著把它們搬到貨架上,直接抬到櫃台這裡來。”

“來幾個人去外麵,讓他們排好隊!排成三行!書還沒來,誰要買紙趕緊排隊去!”

沒有比學生更守秩序的群體。

幾乎是宋伯一聲招呼,根本不用人維持秩序。

他們已經自發地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排起了長隊。

書需要靠搶,紙,應該不用吧?

“也不知道新竹紙的價格怎麼樣?”

“看它的質量,應該不便宜。”

“可按書本的價格折算,應該要比草紙便宜。”

眾人正嘀咕著。

宋伯將早已製作好的標價木牌,擺在了櫃台上。

大家看到這個定價,頗為詫異。

“十文一刀?”

根據每個書局造紙的裁切工藝不同,這一刀的數量也不同。

綿遠書局的最多,一刀即百張。

這一百張是三尺見方的原版抄紙。

等買回去後,學生可根據需要,自行剪切。

“十文一刀可比彆處賣的便宜多了!”

“綿遠書局的紙,本來就比彆家更便宜,崔家書局一刀紙才七十張,比這個還貴呢。”

“十文一刀比起其他寫字用的紙張確實不貴,可一刀紙做成的書,才賣多少錢?”

大家一經折算。

赫然發現一件事。

宋家給印刷作坊提供的紙張,根本沒有賺錢!

宋伯聽到大家的議論,笑嗬嗬地岔開了話題。

“大家是來買紙的,可不是來打聽行情的。”

“我們開門做生意的,絕對不會賠錢,最多也就是印書的紙不賺錢,但賣的紙,絕對還是要賺你們幾文的。”

麵對如此實誠的宋伯,大家已然明了。

印刷的啟蒙書籍,為何能遠低於市麵的價格。

完全是從提供紙張,到印刷油墨的環節,根本沒想過掙錢!

“書不掙錢也就算了,紙不掙錢可不行,造紙坊的工人也得吃飯。”

“誰說不是呢,而且這紙多便宜啊,又好用,給我來兩刀!”

“宋伯,我要十刀!”

想買的書還沒來。

但不妨礙大家在彆的項目上消費。

沒等抬紙的學生,把油布包的紙抬到櫃台上。

一摞摞的新竹紙就被一手交貨一手交貨,搶光了!

“壞了,紙好像也不多?”

“早知道我也買十刀了!”

“宋伯,還有新竹紙嗎?”

拿著口袋裝錢的宋伯無奈地擺了擺手。

“這紙是新生產出來的,先供著陳東家的作坊印書用去了,剩下的幾萬刀紙,離益州近的書局分了分,多的一張也沒有了。”

“大家也彆著急,再等個三五日,應該還能再來一萬刀紙,這新竹紙往後會一直賣下去,絕不漲價,大家不要囤積,免得下雨返潮。”

麵對宋伯的勸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