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奈良時代末期流傳著一則鬼怪傳說,有關當時恒武天皇的弟弟早良親王。
因為早良親王的生母出身不好,所以他自小在東大寺出家。
後來桓武天皇繼位以後,早良親王還俗被立為太子。
而此時的桓武天皇已經有了可以繼承皇位的子嗣。
後來受到桓武天皇重用的藤原種繼被人殺害,有人栽贓給了早良親王,桓武天皇不由辯解就將早良親王囚禁起來,而後將其流放。
早良親王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在流放的路上絕食抗議,幾天後就餓死了。
帶著深深的怨念死去的早良親王,化作成了惡鬼回到了都城。
沒過多久,藤原百川的遺孀暴病而亡,桓武天皇的生母與皇後相繼薨去,兒子安殿親王也身患重病,臥床不起。
此時,平城京內外開始了長期的乾旱,饑荒,洪水等天災,盜賊蜂起、民不聊生,整整一幅人間地獄。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是死不瞑目的早良親王的鬼魂作祟。
故事的後麵,延曆十九年桓武天皇追贈早良親王“崇道天皇”的稱號,建造了祭祀早良親王的崇道神社。
從這之後,早良親王的鬼魂就消失不見。
這則傳說故事,是至今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
平宮千夜從文政主持口中獲悉了另外一則與此有些不同的故事。
在早良親王被立為太子之後,桓武天皇為了給自己的親生子嗣鋪平道路,所以故意借著藤原種繼的死亡,惡意構陷早良親王。
或許桓武天皇心中還有僅存的一兩分親情,隻是將早良親王流放。
沒想到早良親王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選擇通過絕食來抗議,最終死去。
當懷揣著憤怒與委屈、不甘的早良親王的鬼魂誕生之後,確實重新返回了平城京。
但那個時候的平城京內外,已經開始長期的乾旱,饑荒,洪水等天災,盜賊蜂起、民不聊生,整整一幅人間地獄。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則是恒武天皇的皇後。
她是一隻修行有成的強大女鬼,一切災禍也是由她所帶來。
儘管心中怨恨桓武天皇這個兄長,自幼在東大寺出家,秉性善良的早良親王選擇了放下仇恨,與那位桓武天皇的女鬼皇後大戰一場。
最後的結局,是兩者雙雙於太極殿陷入沉睡,奈良時代末期的這一場大劫才算是告一段落。
後來,桓武天皇出於愧疚,以及鎮壓女鬼的需要,將早良親王封為“崇道天皇”,並創建崇道神社,始終供奉崇道天皇。
平宮千夜剛聽完這一則傳說的時候,心中為那位幼年就沐浴佛法之下的早良親王的遭遇感到惋惜。
桓武天皇或許是被女鬼蠱惑,可他想要構陷早良親王的心思也是真的,所謂的兄弟之情,早已經單薄如紙。
這就是一則為了給自己親生子嗣上位鋪路,構陷自己親兄弟的故事。
所謂的皇後女鬼,興許隻是被推出來替桓武天皇承受罵名。
“這就是早良親王與桓武天皇的皇後嗎?”
平宮千夜站在太極殿外麵,微仰著頭看向被鎮壓在金色佛光結界裡麵的兩隻巨大鬼物。
哪怕隔著這一座太極殿,也能隱隱聽見兩隻鬼物發自靈魂的一聲聲呐喊。
“恨啊!”
“怒啊!”
“該死啊!”
它們在瘋狂憎恨著昔日的桓武天皇。
隨著兩隻鬼物的力量不斷衝擊,整座太極殿搖搖欲墜,像是即將要被撐爆了一樣。
百燈聯戒所形成的佛光正在逐漸黯淡下來,如果不是還有文政主持等四位高僧苦苦撐持著,百燈聯戒早已經被破。
在其他三個方向,東大寺與西大寺、法隆寺的高僧紛紛投來注視的目光。
他們不理解,為何唐招提寺的文政主持會讓那樣一位年輕和尚前往太極殿所在。
文政主持難道不知道此刻的太極殿是最為危險的地方嗎?
裡麵兩隻窮凶極惡的鬼物即將破封而出,一旦靠近太極殿,生死難料。
但他們此刻也都無暇顧及,需要全力維持住百燈聯戒,撐持到第二天清晨,太陽升起之時。
平宮千夜站在太極殿外又注視了一會兒,才踏入百燈聯戒範圍裡麵,推開太極殿的大門。
剛一進門,兩隻鬼物就像是找到了突破口一樣,卷動著陰冷森寒的鬼氣朝著大門的位置直撲而去!
黑色鬼氣宛如凝聚成實質,身後兩隻鬼物麵目猙獰,體態膨脹,上半身有些類人,下半身則是一團團黑色氣流,好似漩渦彙聚。
吱呀一聲,平宮千夜又將太極殿的大門關了起來。
麵對迎麵撲來的可怕鬼氣,他也隻是淡然右手一掌推出,金色佛光化牆,輕易就擋下兩隻鬼物。
“不用著急。”
平宮千夜平靜開口,掌心金色佛牆,巍峨屹立,任憑鬼氣瘋狂衝擊,而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