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中州,顧恒生和天賜兩人輾轉反側,終於尋到了一個古樸的小鎮。
小鎮幽靜,似與世隔絕,沒有爭執和殺伐,生活十分安逸。
因為小鎮比較簡樸,這裡的武者修為普遍較低,沒有什麼勢力駐紮。
不過,在小鎮的一座深山上麵,有一座古刹。
古刹簡陋,隻有幾十個和尚居住。
雖然這個寺廟普通簡陋,但是遠近聞名,經常有修士不遠萬裡來拜訪。隻因在這寺廟的主持是真正精通佛道的得道高僧。
小鎮上,顧恒生和天賜兩人不急不緩的行走著。
通過打聽,顧恒生倒是得知了此地位於中州以以西之處。若是想要前往浮生山,必須要一直往東。
短短片刻,顧恒生的耳邊便不時的聽到有人談論鎮上古刹的高僧,以及寺廟中的一位小僧眾。
“十七歲的小僧眾,便悟通了佛門六道,精通佛理。如果不是誇張吹噓的話,這天資足矣稱得上妖孽了。”
“一個偏僻落後的小鎮,當真會有這樣的佛門天驕存在嗎?”
顧恒生略有好奇,打量了四周一眼。
讓顧恒生感到奇怪的是,他聽說古刹小僧雖精通佛門六道,但卻不避諱酒肉,甚至還經常下山到鎮上買酒吃肉。
對此,古刹的數十個僧眾得知後,都沒有阻攔和責怪。因為,老主持說任由古刹小僧自己修行,並且對古刹小和尚很是包容。
曾經有人詢問老主持:“為何隻傳道於小和尚,卻遲遲不肯收小和尚為徒呢?莫非小和尚的天賦還入不了老主持的眼嗎?”
老主持高深莫測的回答道:“貧僧佛理尚淺,不足以勝任無空的師傅。”
無空,便是古刹小和尚的佛名。
十七年前,小和尚剛剛是繈褓中的嬰兒,漂流於山下的一條小溪上,然後被老主持帶了回來,取名為無空。
無空來曆不知,附近的人隻知他佛資妖孽,任何晦澀難懂的佛門真理在他的眼裡都會變得極為的簡單。
這一日,無空小和尚穿著粗布袈裟,再一次下山來到了鎮上。
想來小和尚又嘴饞酒肉了,毫不避諱的大搖大擺的下了山。
鎮上的居民都認識無空小和尚,像他打著招呼,很是客氣。
小和尚嘴角掛著淡淡的笑容,雙手合十的一一回禮。
鎮上的唯一一家酒館,迎來了無空小和尚的身影。
與此同時,顧恒生和天賜兩人正坐在酒館內修整。
“施主,取二兩酒,二兩肉。”
無空小和尚長相妖豔,世俗言語根本無法形容他的容貌。總之,飄逸不足以描繪其氣質,俊美無法形容其眉眼。
“無空大師來了,我這就去為你準備酒肉,請稍等。”
酒館的老板和無空小和尚熟悉得很,他立馬騰出時間,親自為小和尚準備所需的酒肉。
“多謝施主。”
無空和尚輕笑點頭,站在門口而不入,靜靜的等候著。
此時,坐在酒館一個角落處的顧恒生,愣住了。
顧恒生看向無空小和尚的眼神,泛起了波瀾。他的心中,湧現出來了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親近、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