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卦山上,疾風擾動,一行多人在草木之間穿行。
遠處龍神廣場,經曆過嚴冬的摧殘,那些堅強的小生命依然萌發地綠草如茵。無怪乎一首古風說: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儘,
春風吹又生。
眼前那道兩儀河,擋住眾人的步伐,而河邊數個組成一體巨大的葫蘆舟,有族眾早已在那裡忙碌著準備。
大家都有點納悶,那新族長薑農早已是幾度啟程,都因為有事延遲。也沒有人宣布,所以大夥都隻能瞎猜了。
直到今天,看起來他們情緒不錯,肯定會順風順水。於是,薑農與玄女,還有那新到的花中女子,另外還有個小孩,一行十來人登上葫蘆舟。
“兩位老祖大人,您們就彆送了,我們在一起,不會有事的。”
伏羲女媧隻慈愛地望著薑農,目送他們上了葫蘆舟。
“我放心!你們繼承興民大業,肯定會載譽而歸,祝你們一路順風!都準備啟程出發吧。記住,凡事預則立,順時而動,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直到他們在舟上,先後向伏羲夫婦行禮道彆後,便解開挽舟的藤蔓,順流遠去。
見薑農的葫蘆船隊已經走遠,再也看不見。伏羲與女媧及一眾華族高層,這才回到薑農等為他翻建名為八台鼎第的居所——亦是以前的羲皇宮,各自落座在獸皮墊席上。
女媧回頭望望伏羲,見他麵色隱憂,忙道:
“年兒有玄女小天相陪,她倆一個聰慧絕頂,一個神通廣大,一路諒也無妨。你看這幾天,他繼承祖業勤勉族務,解決朱天之爭,封朱融火正,留天工水神。可謂有口皆碑,宛然是頌聲載道,哥哥應該寬心才對呀!?”
伏羲環視一下大夥,這才說道:
“易預卦級九品,去除一陰一陽,這叫做世事遇七則變,天道逢七而回。”
大家聽了,都是一頭霧水,全神貫注地盯著伏羲,靜待下文。就連女媧也沒有插話,等他的解釋。果然,還是伏羲開口了:
“除夕這時,號為正月,陽氣始盛。越七月,是為秋季,陰氣萌生。日辰以甲為始,先甲三日早,後甲三日遲,今天正當時。”
眾人聽了,更是不知所雲,啥秋季正月的?還有三七先後甲,都是什麼東東?
那陰康思索半晌似有所悟,拉拉那小黃龍,一片期待地問道:
“吾兒,可能解老祖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