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投宿(2 / 2)

絳山看道一突然沉默,又說道:”貧道在岡州住得久了,認識的人多,靠這些營生也能活下去。“

道一聽了心頭一動,既然絳山認識的人多,不如向他打聽一下林家和張子銓也好。於是便問道:”不知道長認識睦洲鎮的林雲甫林公否?“

”當然認識。“絳山點點頭,”林公從前是瓊州太守,為人忠義,又樂善好施。隻是他信佛,對我這倒是便看得低了點。唉,本地人人如此,不然也不會遠近百裡無一處道觀了。我聽說前一陣他家出了大事,官軍來捉他全家。怎麼,你是來找他的麼?“

道一說:”弟子不是找他。是找他家一個叫張通的教師爺,才到他家半年。不知道長聽說過此人沒有?“

絳山搖頭道:“你找他多久了?”

道一說:“自他家出事時我便來了。隻狠我不通本地方言,尋人說話不易。”

絳山略微一想,說道:“你非要找到他不可?”

“對。”道一肯定地點點頭。

絳山說:“若不是我近來腿腳不便,我定可幫你去找。不過,若你願意,我可以教你本地方言,那樣你尋人便容易多了。”

道一眉頭一揚:“真的能行麼?”

絳山道:“這有何難。我從北方來,不也自己學會了本地話?各地方言再不同,寫到紙上也是一樣的。一個字對一個音。我當年便是自己把話寫到紙上,求本地人念出來,如此這般學會的......你不會嫌我這裡太簡陋吧?”

道一拱手說:“若道長肯收留,實在好不過。道一學成必有重謝。”

於是,他當日便退了客棧,又去買了不少應用之物,就搬進紫雲洞去住。

進了內洞,裡麵比外洞還要狹小,絳山道長一個人的地鋪已占去近半地方。道一搬入後更顯擁擠。幸好洞內乾燥涼爽,住著並不難過。

他安頓好自己的鋪位後抬頭一看,發現洞壁上方還掛著一幅字,上麵寫著一首詩:

五雲金碧拱朝霞,樓閣崢嶸帝子家。三十六宮簾儘卷,東風無處不揚花。

所用字體瘦細硬峭,潤逸而遒勁,連道一這般書法上不曾用心的人也覺得彆具一格。而且詩中所述帝王之家的氣概與這樣狹小簡陋的洞室實在反差太大。

道一不由心想,這老道恐怕說是來清修,心裡恐怕還是向往富貴,又一想,此詩中所說三十六宮也未必指人間宮殿,或許是天上仙境。他這麼一想,倒也釋然。

道一在紫雲洞住下後,絳山當日便開始教他本地方言。絳山的第一句話是:“你我所說之語人稱中州雅音,此話切不可到外麵對本地人說。”

道一詫異道:“這是為何?”

絳山微微一笑:“本地人皆以為自家從漢唐時便從中原遷來,所說語音才是中州正統,而你我所用已非正統。”

道一愕然。故宋處處以正統自居,視北方為異端,語音上也不例外。在道一眼裡,南方官話已不忍卒聽,何況是粵地土語?

隻聽絳山又道:“其實他們所說也並非全無道理,現在我讀唐詩,已有個彆詩句失韻,反而是用本地話才符合韻律。“

道一再次愕然。

絳山繼續說道:”比如柳宗元之《初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五言絕句,我讀來總是不能儘得其意。用本地方言卻朗朗上口,詩意盎然。“

”真有此事?“道一十分驚訝,”弟子知道了。待弟子學會本地話後再細細體會。“

就這樣,道一拜絳山為師,開始學習本地話。除了下山去買菜,每天幾乎無時不在學習。他本就聰明,又博聞強記。不過十餘天功夫便欣喜地發現,山下市井之語已能聽懂許多。自己一開口,彆人也能理解,並對他努力學習本地話大為讚許。

至於本地話是否為正統中州音,他也欣喜地尋著一兩首詩,用本地話來念不如他的中州雅音。

......

很快到了九月初八那天。絳山對他說:”明日是重陽節。這是本地人一年中登山的日子。隻有這天,這紫雲洞裡才會有人到訪。你知道為何?“

絳山說著一指頭頂的重陽真人畫像。”重陽真人重陽節。他們一聽是重陽祖師像,自然要討個吉利。道一,你去山下買些菊花酒來。“

道一於是遵命下山。

他走到會城城門口,見那裡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都在圍著牆洞便貼的告示看。他心下好奇,便擠進人群,讀了幾句告示。

不讀則已,一讀之下,他隻覺得腦子嗡一聲,眼前開始發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