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我記得剛遇到你時,你說想讀書,不想練武。你就去這明道書院試試,讓他們收你做學生,這樣我們就可以光明正大在樞密院附近行走了。“
楊四十點頭說好,然後卻擔心地問:”我讀書不多,他們肯不肯收我呀?“
”你不試試怎麼知道?“馬兮彤說,”這明道書院旁邊還有間書院,你兩間都去試試。“
第二天,馬兮彤為楊四十置辦了一身新衣。楊四十打扮得像個書生,然後一個人去了明道書院。馬兮彤留在客棧等他。到了下午,楊四十鐵著臉回來了。
”他們說我學問不行,不肯收我。“
馬兮彤讓他彆灰心,再去另一間書院試試。於是,楊四十次日又去了旁邊的南軒書院,結果又是一臉沮喪地回來了。
”南軒也不肯收。“楊四十說,”裡麵一個先生還嘲笑我,說我先念好私塾再說。“
馬兮彤聽了大怒。”說敢這麼說!你告訴我,是誰這麼說的!“
楊四十肩膀一聳。”我也不知道,就是一位先生嘛。“
馬兮彤鼓了鼓嘴道:”明天你帶我去,我們等在門口,要是那臭書生出現,你就告訴我。“
楊四十連忙搖頭。”不行不行,我學問確實不夠,那先生說得沒錯。他問我幾個題,我都答不上來。“
馬兮彤臉上生氣。“不懂才要他教嘛,懂了還學什麼!四十,你彆怕,我不是要和那書生當街吵嘴。你隻要指給我看,我會自己一個人去找他說理。“
楊四十無奈地同意了。
到了次日一早,兩人便來到南軒書院前。書院開門後,老老少少的師生陸續前來。過了不久,一個四十五六歲,麵目清瘦的書生出現了。
躲在暗處的楊四十立即對馬兮彤說:”就是他!“
馬兮彤記下書生的長相,就和楊四十離開了。
到了下午,她又一個人來到南軒書院,一直等到天色漸暗。書院裡的師生終於放學離開。馬兮彤很快認出了早上記住的那個書生,就悄悄跟在後麵。
等到了一個巷口,馬兮彤見四周無人,便開口叫道:”先生請留步。“
那書生轉過身,見是一位美貌姑娘,眼睛頓時一亮。
馬兮彤馬上行禮道:”先生可在南軒書院教書?請問先生尊姓。“
那書生還了一禮。”不錯,免貴姓梁。不知姑娘如何稱呼?”
聽說書生姓梁,馬兮彤臉上一冷,嘴裡也淡淡回答。“我姓楊。”
她和楊四十商定以姐弟稱呼,楊四十用真名報了書院,她這個做姐姐的當然也應該姓楊才對。
“昨日有位叫楊四十的少年去貴書院報名。我是他姐姐......請問貴書院為何不收他?”
梁書生一愣,隨即歎口氣道:“本院以北派理學聞名。令弟雖然熟讀詩詞,於四書五經上卻有所欠缺。恐怕難以領會程朱理學深義,而且令弟的年紀......”
馬兮彤打斷道:“他不懂才想去貴院學習。懂了還學什麼?”
梁書生依舊彬彬有禮。“不知姑娘可知《論語》否?
其中子夏曾問孔子,何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孔子答曰,繪事後素。子夏曰,禮後乎?孔子曰,子夏始可與言詩矣。
聖人與學生言詩,需學生先自悟禮儀之道。講習程朱也是如此。不先熟讀四書,焉能領會程朱要義。若要學四書,私塾足矣。”
聽了這話,馬兮彤立刻俊眉顰起。“因此你才笑話他,要他去找私塾?”
梁書生一愣。“姑娘彆誤會,在下絕無嘲諷之意。令弟雖學得晚些,但聖人亦有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住口!”馬兮彤怒道,“我不管姓孔的說過些什麼。我弟弟要讀書,你們書院就得收他!”
梁書生堆起笑臉說:“楊姑娘,書院自有規矩,不達要求者不可收入,姑娘要講道理,若姑娘來吵嘴,在下就恕不奉陪了。”
說完,梁書生拱了拱手,作勢要走。
“站住!”馬兮彤道,“我當然不是來吵架。我是來與你說理的。”
梁書生眉頭一揚,等著馬兮彤如何說理。下一個瞬間,一柄閃亮的短槍已抵住了他的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