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兮彤的眼前浮現出楊鎮龍稱帝時念天書的情形。於是她臉上一笑道:”楊公不立宋幟確實不妥,不過師父怎知道他假冒彌勒佛?萬一他就是彌勒佛轉世呢?“
崔石把頭一抬。”這才是彌勒佛轉世。“
馬兮彤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崔石正看向眼前那尊笑哈哈的木雕和尚像。
”他......他是彌勒佛?“馬兮彤臉上驚訝,她原以為這和尚像隻是哪位從前的高僧,她也算去過幾間佛寺,見到的佛像也不少,還從來沒見過這樣笑哈哈的胖大佛祖。
崔石見狀,雙掌合十道:“原來施主還未見過布袋彌勒。也好,貧僧便為施主從頭說起。
三百年前,慶元出了個和尚,自稱契此,在嶽林寺出家,他蹙額大腹,時常佯裝癲狂,常年拎個布袋,見人就笑,逢人便乞,討來之物全都放入袋中,卻從未有人見他取出。布袋也始終乾癟。
他在四明山一帶雲遊多年,終圓寂於嶽林寺。圓寂時口占一謁。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世人方知他便是彌勒應化之身。“
馬兮彤啊了一聲。“原來是這樣......不過,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也沒見過這樣的佛像呢?”
崔石微笑道:“雖是三百年前之事,直到崇寧年間,嶽林寺中才塑有布袋和尚像,徽宗時賜名,從此才有寺院供奉。
布袋和尚雖在嶽林寺出家,卻常年在雪竇寺講法,就在這間講堂。紹興年間,本寺不幸遭遇變故,全寺被毀,這間講堂卻完好無損,實乃奇跡。本寺重建時便塑了這尊布袋彌勒供奉於此。“
馬兮彤聽了點頭,心想難怪這間佛堂看起來比雪竇寺彆的建築都要古老許多。
“我明白了。師父是說楊鎮龍雖然同樣身軀胖大,也不是這布袋彌勒轉世,可是,師父又怎麼知道呢?彌勒佛自己也說,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
崔石沒有回答,隻是說:”布袋彌勒在附近雲遊時,凡有人問他佛法,他便將他那大布袋放在地上。若人再問,他便把布袋提起,大笑而去。”
馬兮彤臉上不解。這時,不遠處傳來善來方丈的聲音。
“彌勒佛手中布袋可不一般,名叫如意乾坤袋,法力無邊,袋中可收納天地,其中萬物應有儘有。彌勒佛連這般大法器都能放下,施主還有什麼不能放下?”
馬兮彤一愣,這才明白崔石這句話的含義,難怪崔石進了雪竇寺後,就不想走了。
“我就是放不下。”馬兮彤正色道,”我是凡人,要是有個乞食的袋子,放下了就要餓死。布袋和尚是佛,他放下袋子也餓不死。“
善來沒想到馬兮彤會這樣回答,頓時臉上發愣,片刻後,才含笑合十道:”不妨不妨,姑娘難得來雪竇寺一遊,可慢慢用心體會。雪竇山山明水秀,景色宜人,貧僧願陪姑娘一遊。“
馬兮彤一想也好,還可以順便問問謝翱的下落。於是,她站起身和崔石道彆,沒想到,崔石也說要陪她走一走。於是三人一起離開了這間講堂。
張子銓還等在外麵。馬兮彤打算以後再向他說崔石的真實身份。就這樣,幾個人彼此見過禮後,就一起在雪竇寺參觀起來。
善來方丈邊走邊介紹:“本寺創於晉唐鹹通年間,原名瀑布觀音禪院,至景福年間始成十方禪刹......”
馬兮彤聽得興趣索然,隻想找機會問謝翱的下落,可一直沒機會。一行人去了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一眾殿宇,最後來到寺塔前方隆起的一個十餘丈寬的山包前。
善來指著山包說:“此處名為舍珠林,黃巢即葬於其中。”
馬兮彤一愣。山包上蒼鬆林立,偶爾還傳來一聲鶴鳴,這裡竟是黃巢葬身之地?
這時張子銓在一旁問:”黃巢不是兵敗山東,在泰山自儘了麼,怎會葬於此處?“
”世間傳說而已。“善來道,”其實黃巢兵敗後遁入空門,後雲遊南方,於此地圓寂。“
馬兮彤點點頭,終於開口問道:”不知方丈可認識一位謝居士?他常來貴寺,前些日子也應該來了,我和張道長正在找他,可僧人說他前兩天走了,不知方丈可知道他去了何處?“
善來沉吟道:”謝居士對楊公稱帝一事深感失望,在這裡隻住了數日,便說要去彆處雲遊,貧僧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馬兮彤聽了心中失望。幾個人又說了幾句閒話,這時,一個小沙彌急匆匆地朝他們跑來,邊跑邊大叫。
”方丈,不,不好了,講堂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