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商路(2 / 2)

”箐兒不在你身邊?“箐兒師父眉頭微皺,”你為何這麼說?“

道一又一張嘴。”啊,箐兒不是受傷了麼?她怎麼能一起去?“

箐兒師父輕哼一聲。

”你沒聽我說麼?隻要我出手,箐兒的傷一兩天就能好。她怎麼不能去?......還是你不想帶她去?我告訴你,這可不行。她既然嫁了你,當然是你上哪裡她上哪裡,要是你......“

”我明白,我明白。“道一臉上大喜,”我怎麼會撇下她呢?我還以為她去不了了,這真是太好了。“

”你明白就好。“箐兒師父這才露出笑容。

於是,兩人走回來。箐兒師父進屋去給箐兒療傷,道一把這事告訴了張子銓。得知箐兒依舊可以進藏,張子銓自然大喜。

可是,箐兒師父很快又出來對道一說,箐兒的傷似乎比剛才看得重,需要多花兩天,而且她要帶箐兒回山治療。

這下,張子銓又擔心起來。可是也沒彆的辦法。好在他們原來的馬匹也都不見了,本就需要花幾天功夫重新準備。於是,第二天一早,箐兒跟著師父走了。道一和其他人留在了天寶宮。

到了晚上,他去找馬兮彤。不料,馬兮彤根本不見他,還讓他不要再來。他好說歹說,馬兮彤才告訴他怎麼回事。

”張宮主找過我,問我究竟和你是怎麼回事。我已經告訴他,我和你隻是朋友,那天是為了讓姓金的出手救箐兒,才說和你是夫妻的。

張宮主是箐兒師父的人,要是你再來找我,他肯定會去告訴箐兒師父,那樣的話,說不定連你也走不成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道一歎了口氣,“好吧,我就老實點......嗯,那天你像是早就認出了姓金的,對不對?你是怎麼認出他的?”

馬兮彤輕輕一笑。“我知道他說話的口氣,天下絕不會有第二個。”

道一也笑了,然後主動離開。就這樣,他們在天寶宮安安靜靜等了五天,新的馬匹也都買好了,箐兒卻沒有出現。

張子銓開始找道一商量,是否箐兒師父又不想讓箐兒進藏了,他們是否該自己走,不管箐兒了。道一忙向張子銓保證,箐兒師父一定回說話算話的。

又過了一天,箐兒真的回來了。而且一身新衣,滿臉容光煥發。道一歡喜至極,眾人也都很高興。張子銓下令立即出發。於是,七個人辭彆張清誌,騎上馬,帶著那些佛經,踏上了西行之路。

......

自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以來,從關中沿渭水向西,越過隴山,再穿過隴右至河西走廊這條路,到唐朝時已逐漸成為中原與西域交往的主要商道。

中原出產的絲綢等貨物通過這條商道源源不斷輸往西方。西北的牛羊和良馬等出產也通過這裡進入中原。

到宋元時期,在這條商道上運輸的貨物多了一樣重要東西,那就是茶葉。

西北遊牧民的飲食基本是肉類和奶類,在半乾旱的草原上收集可食用植物十分困難,而便於儲藏和攜帶,又能提神醒腦的茶葉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

因此,西北對於中原茶葉的需求越來越大。這條商道上也充斥著往西域運送茶葉的商隊。

運往西北的茶葉並非來自江南,而是就近的陝南,也就是終南山太白山南麓的金州(現今的安康)和漢中一帶。尤其金州出產的茶葉要先通過山間小道,向北越過終南山,然後才能踏上這條西行的商道。

在踏上這條商道前,箐兒提出了一個建議。“師父讓我們與茶商一起走,可以互相照應。”

張子銓聽了,臉上有些猶豫。道一明白,他是擔心與旁人接觸多了,容易暴露他們進藏的真正目的。於是道一對箐兒說,還是不用了,怕行進太慢。

不料,箐兒又道:“師父說入藏路途艱難,茶商經驗豐富,沒他們指點,反而容易出事。”

張子銓這才點頭同意,說可以先與茶商同行一段看看。

很快,他們真的遇上了這樣一支販茶的商隊,規模很小,隻有十多頭騾馬,為首的是一個老漢。箐兒主動上去打招呼。

此時,令人驚訝的一幕發生了。為首老漢看到一身白衣的箐兒飄然而至,竟然立即下馬跪下了。

“草民郭榮拜見金茶仙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