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夫子聽聞有狂儒寫下一首反詩,不由麵色深沉,匆匆趕到距離稷下學宮不遠的一座客棧大院。
如果這事情,隻是洛邑城內尋常的諸子修士所為,當然不用稷下學宮的祭酒大人荀夫子過問。
自有洛邑府衙衙役,或者是帝門不良帥,派人去調查和緝拿。
可是,今日稷下學宮大考,這反詩出自一位前來稷下學宮報考的儒門考生身上。
牽扯到稷下學宮,那就麻煩了。
此刻,
那名狂儒曾經住宿的客棧內,內外聚集了眾多圍觀的諸子修士人群。
“太宰大人!”
荀夫子見此刻在場的,除了太宰墨伯夷,調查此重案的帝門不良帥孟勝外,還有聞訊而來的大稷仙朝太子姬誕,太史令辛甲等人。
眾大人分彆就座。
“荀夫子來了!孟大人,開始說吧!”
太宰墨伯夷朝荀夫子一拱手,麵沉如水,命調查此案的不良帥孟勝,開始講述整個事件的調查報告。
謀反曆朝曆來是重案,況且還發生在稷下考生身上。自李元昊反賊之後,大稷朝廷和稷下學宮對這種事情已經變得非常敏感。
“諸位大人!
此賊名黃朝。
乃是儒門二境九品修士,他早在數月前便抵達來到洛邑,準備此番應考。
此賊到了洛邑,到處結交諸子,切磋論道。
但見洛邑的眾多年輕儒門修士們,沒一個能及他,平日便頗為猖狂。
今日開考,黃朝在客棧院中見菊花未開,一時起了狂悖之心,得意忘形,
當著客棧數位諸子修士的麵,寫下這首《題菊花》的反詩,‘他朝我若為青帝’!
但是,此賊很快反應過來,以青帝自居,十分不妥!
這事情藏不住,他害怕被檢舉揭發,便倉皇逃離此地。
客棧的諸子怕被牽連,也紛紛離去。
至於這首反詩丟棄在簍中,反而無人理會。
不過,過了兩個時辰,還是有一位諸子修士偷偷向不良帥府檢舉了此事邀功。為避免此人遭到報複,下官就不說是誰檢舉的了!”
不良帥孟勝拱手,向在座諸位大人,稟明案情詳細。
帝門不良帥,歸大稷帝室直管的偵緝機構。
大稷仙朝,征用有“惡跡者”充任偵緝逮捕的小吏,俗稱為‘不良人'。
不良人,原本屬於墨門浪蕩兒。
墨門,乃是諸子眾門中最大的諸子,尤其是以平民為主。
其核心主力,以墨門機關士、墨門遊俠兒、墨門刺客、墨門浪蕩兒,這四大支脈。
大稷民間的市井平民子弟,最為崇拜墨門遊俠兒。
但是他們出身寒微,讀不起高等私塾,隻是買來一些墨門典籍自修,可又沒學到墨門遊俠兒非凡的本事。
這群墨門平民子弟極為龐大而鬆散,人數遠超過墨門遊俠兒,統稱“墨門浪蕩兒”。
這群墨門浪蕩兒,身無財貨,沒有一份穩定的活和薪水俸祿,卻偏偏好在街頭仗義,經常打架鬥毆,拉幫結派。
因為傷了人、惹了禍,成了府衙的“惡跡者”,被緝拿,人數實在不可勝數。
大稷仙朝官府管束不了,後來便乾脆征用其中一部分墨門浪蕩兒,為【帝門不良人】,用低微的俸祿養了起來。
派他們去緝拿其它案犯,輕犯送府衙,重犯送大理寺。
帝門不良人的俸祿雖低微,好歹有了一個官身和一份穩定的薪水,也成了墨門浪蕩兒的出路。
大稷仙朝又聘請墨門遊俠兒,充當帝門不良帥,加以將校職銜,統率這群帝門不良人。
“逆賊!
逆賊!
這是從心裡反賊,才能得意忘形,出此狂悖反詩!”
太子姬誕氣的猛的一拍案幾,氣炸了。
他這次來稷下學宮,本想漲漲聲望,招攬日後可用之才。可人才還沒招攬到幾個,本來就憋了一肚子火氣。
現在,更是冒出一個反賊。
這簡直是蹬鼻子上臉,專門打他這大稷仙朝太子的臉麵。
“不良帥何在!?”
太子姬誕怒道。
“臣在!”
不良帥孟勝拱手道。
“此賊天生反骨,一旦被他僥幸成為野生帝門子,日後成為大稷仙朝的反賊叛王,燃起硝煙,禍害萬裡!
你速速派人緝拿歸案,嚴加拷打,查明是否有同黨!”
“殿下!
微臣已經派出大群手下緝拿。
隻是,此事至少過了兩個時辰.此賊如此機警,疾速飛行的話,恐怕已經逃出虎牢關了!”
不良帥孟勝臉色猶豫,說道。
一旦出了虎牢關關隘,遠離大稷仙朝控製的王畿之地。
北上是朝歌牧野一帶,和北蠻國戰亂頻繁。
往東是鄭、宋、陳、蔡、曹等一群中等諸侯國。
往東北,是魏、韓、趙、齊燕等大諸侯國,往南是楚、吳、越,等大諸侯國。
隨意找一處地方,皆可隱匿藏身。
諸侯國們又皆不服管束,並不配合。
他也鞭長莫及!
“若是被這反賊給逃了,無異於縱虎歸山!
幸好,他無意間暴露出反叛之意!
若是潛伏於稷下學宮,學的一身本事和高境界,猶如那反賊李元昊,恐怕日後的危害更大!”
太子姬誕來回踱步,滿腔怒氣無法宣泄。
這黃朝賊子逃走已經有兩個時辰了,東出虎牢關之後,又不知其逃逸的方向!
實在難以追緝歸案!
但是,他一定要想法子出這口惡氣。
“荀聖、太宰,此反賊可載大稷史書?”
太子姬誕問道。
“可!”
荀夫子點頭。
此人僅是儒門考生,並未考入稷下學宮,他根本沒必要去出言保此人。
“可!”
太宰墨伯夷也點頭。
此賊的反意如此濃烈,日後禍害恐怕堪比西賊李元昊,足以載入大稷史冊。
“太史令,記下此反賊,令天下諸侯緝拿!”
太子姬誕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他要殺雞儆猴,看看誰敢反!
“是!”
太史令辛甲點頭,
既然荀聖無意見,太宰墨伯夷也讚同,太子下令,無人反對,此反詩案可入大稷史冊。
辛甲斟酌了一下,拿出春秋筆,在一塊《稷史*竹簡記事》記載,
{大稷八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