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錯。”易先生稱讚道,“這首詩將孝道詮釋的非常到位,尤其是‘兒行千裡遠,娘恩永記心’這句,更是道出了孝道的真諦。孝道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感恩之心。”
方仲永的詩得到了易先生的讚賞,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這首詩他想了將近一個晚上才完成,如今得到易先生的評價,方仲永的內心自然是歡喜的。
在場的眾人都紛紛點頭,對方仲永的評價更是上升了一個檔次。
“詞宋,你也擅長作詩,是否有著作?”易先生轉頭看向了詞宋。
“自然是有的,先生布置的題目,詞宋上心了。”說著,詞宋便拿起手中的宣紙,朗讀起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就在詞宋讀完這首詩詞後,在場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詞宋的詩詞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們仿佛可以看到一個母親用顫抖的手,一針一線地為遠行的兒子縫製衣服,而兒子在遠方,也時刻惦記著母親,希望早日歸來。這種情感,這種溫暖,這種母愛的偉大,讓人感到無比的震撼和感動。
這首詩仿佛不是一首詩,而是一幅畫,讓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著那份母愛的深沉和偉大。
易先生也被這首詩深深地打動,他愣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點頭讚歎道:“好,好詩,詞宋的這首詩真是讓我驚歎不已。這首詩的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也表達了孩子的感恩和思念。這首詩將‘孝’這個字詮釋得非常到位。”
聽到易先生的誇讚,詞宋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詩詞得到了易先生的讚賞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沉穩和內斂。
在場的同學們也都被詞宋的詩詞所震撼,雖然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是錦衣玉食,但是當他們聽到詞宋的詩詞時,才真正地感受到了那種貧苦的環境和偉大的母愛。
方仲永也被詞宋的詩詞所震撼,那種深深的母愛和牽掛,在場的同學們也都被這詩詞所打動。他們仿佛看到了一個生動的畫麵,感受到了那種深深的情感和愛意,他們不約而同地都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心中也多了一份對母親的思念和牽掛。
易先生也感受到了在場同學們的情感,他深深地看了詞宋一眼,對詞宋多了一份讚賞和認同。他教書育人多年,什麼樣的人才都見過。
但對於詞宋所展示出的天賦,他隻在一個人的身上見過。
“詞宋,可否將你的詩詞掛在學堂之中,讓大家都能夠看到你的才華?”易先生對詞宋說道。
“當然可以,這是我的榮幸。”詞宋笑道。
“不愧是以詩入墨入墨的天才,大家若是有想要接觸詩詞方麵內容的,可以與詞宋一同交流學習。尤其是你,方仲永,如今的你,隻差半步便可以寫出自己的‘入墨詩’,你可以向詞宋請教。”
易先生的話語很平淡,但如同往平靜的湖麵上丟出了一枚巨大的石頭,徹底激起了滔天巨浪。
詞宋竟然是“以詩入墨”的天才?他不是“關係戶”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