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定,親王可以有四名側妃,郡王則能有三名側妃,側妃不同於妾室,妾室地位低下,若是犯了罪過,王妃便可處置,甚至於是趕出府去,但是側妃不同,兩者皆有冠服,且入冊,即便是犯了罪過,也不是王妃能夠處置,在王府後宅裡,其地位僅次於王妃。
王妃是當家主母,其所生子嗣才是嫡子,至於側妃所生雖不是嫡子,但也不是普通的庶子所能媲美,雖說爵位落不到頭上,但是家業還是能分一杯羹。
相對而言,側妃就相當於平妻,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不是可隨意拿捏的。
不過其中還有最明顯的差彆,那便是王妃需要經過天子的冊封,極為重視,而側妃不需這般麻煩,隻需宗人府同意,由禮部冊封即可。
水溶所言等天子賜婚後再言嫁娶,無非就是打算將甄畫娶為側妃,側妃雖然地位不低,但是肯定與老太妃心中所想有差距,臉色變差實屬正常。
需知甄家要的可是北靜郡王妃,而不是勞什子側妃。
沉默半晌,老太妃神色複雜的看著水溶,悠然道:“小十六,就不能先定下來?”
水溶聞言心中了然,先一步定下來,那就是要將甄畫定為王妃,這是老太妃在做最後的商量。
對此,水溶早就心中有數,誠然水溶對甄畫的感官不錯,但那也僅僅如此,不是說對方優秀,水溶就必須要,天下佳麗眾多,按照這種理論,豈不是天下美女都要儘收其下?
誘惑雖有,可也要顧忌本錢,日理萬機的,誰能受的住。
更何況水溶不是納妾室,而是要娶北靜王妃,作為當家主母,慎之又慎,不光要人品俱佳,其家世背景也需清白。
老太妃撮合他與甄畫的婚事,無非就是想著利用北靜王府的威勢護住甄家,這是人之常情,水溶能夠理解。
可甄家那一團亂麻能護的住?可彆自找麻煩了,兩家聯姻,這對於甄家而言是喜事,可是對於北靜王府而言,除卻得一佳人,便再無益處,而且壞處更是無可計量,於北靜王府而言吃了巨虧。
作為北靜王府的掌舵人,水溶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個人喜好,還要顧及北靜王府。
簡而言之,水溶看著甄畫這個好表妹的麵上,甄家想結親可以,但水溶不會給他們王妃的位置,省得讓他們愈發猖狂,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來拖累北靜王府。
相對而言,水溶對於北靜王妃的人選著重於家世清白簡練,不至於有那麼多牽扯,這也是當初水溶想要選擇可卿作為北靜王妃的緣由之一。
畢竟可卿行事穩妥,又溫柔可人,雖說擅風月,但這不正是人前端莊,人後...,是爺們好的一口。
而且秦家僅有秦業與秦鐘兩人,且兩人品性尚可,也就是秦鐘有些糊塗事,與大臉寶不清不楚,甚至是與尼姑庵勾三搭四,不過這都是小節,不礙事。
兩相吻合,適合水溶選定的北靜王妃,奈何家世背景相差過大,北靜太妃不同意,水溶也就隻能作罷。
念及此處,水溶不假思索的回道:“皇祖母,畢竟陛下有言賜婚,總不能抗旨不尊吧!”
反正有天子賜婚的由頭,老太妃不滿也挑不出理來,怕個球囊頑意,等秀女進宮,擇一家世清白且簡練的好女子便成,這對於北靜王府而言才是最優選擇。
強強聯合什麼的,完全沒必要,而且還容易受到猜忌。
聽到這裡,老太妃就心知肚明了,水溶擺明了就是不退步。
此時老太妃頓時感覺整個人都不好起來,老眼有些模糊,畫兒是甄家的人,老太妃對其自然了解,其品貌不差,甚至水溶也明言是難得一見的佳人,可為何水溶如此排斥,甚至於駁她的情麵,看來果真是被狐媚子迷了心誌。
有心發火,可水溶又名正言順,讓老太妃拿不出由頭來。
沉吟片刻,老太妃揉了揉額間,擺手道:“罷了,強扭的瓜不甜,隨你吧,哀家有些乏了,你先回府去吧!”
思來想去,老太妃覺得水溶畢竟算是他的孫子輩,沒必要因此與之鬨脾性,壞了情分,既然水溶不情願,強逼也無用,索性眼不見心不煩。
水溶聞言也不多言,老太妃雖然地位超然,可還管不到北靜王府頭上來,就算心中不滿,也不至於撕破臉皮。
隻是不會撕破臉皮,甩臉子還是可以的,先前還是小十六的親熱的叫著,現在就成你了,不光是語氣,臉色也不好看了。
不過這也能理解,畢竟誰讓水溶駁了她的情麵,沒發脾氣就算好的了。
念及此處,水溶起身拱手一禮,旋即退了下去。
隻是有些辜負了表妹的情誼了,不過這也沒辦法,誰讓甄家吃相難看,但凡甄家肯退一步,水溶憑著對甄畫的好感,也願意娶她。
然而以水溶對甄家的了解來看,怕是絕無可能,畢竟甄家可是貪心的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