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禦藥(1 / 2)

同一日晚上,就當錢明逸與王拱辰在宋庠府上跟後者一同商議對策時,宮內的福寧殿內,趙禎與趙暘也剛剛用完晚膳。

大概此時世人就已知飽食之後不宜立即沐浴,二人乾坐在席,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稍顯尷尬。

事實上,趙禎身為大宋天子,入夜後的私生活斷然不可能乏味,但眼瞅著趙暘那看似僅十五六歲的容貌,他有意收斂了許多,哪怕他也知道這小子實際也過了弱冠之齡。

冷不丁,趙禎問趙暘道:“會棋弈麼?”

“圍棋?”趙暘想了想道:“能下。”

那就行,趙禎立即叫人取來棋盤,與趙暘對坐而弈。

期間,王守規命人準備了參茶。

宋代流行團茶,較唐代流行茶餅更為精細,但兩者的主要工藝相差不大,都需要經過揀芽、蒸茶、榨茶、研茶、造茶以及最後的過黃,也就是乾燥,隻不過在造茶這一步的定型,一個用圓形模具,一個用餅形模具。

趙暘低下頭抿了一口,感覺並不像人說的那樣難喝,但也不怎麼好喝,因為沒什麼茶香味,味道幾乎都被參味掩蓋了。

“茶餅?”趙暘問道。

“茶餅興於前唐,我大宋盛行團茶,工藝較之前唐更為精細。”趙禎端起茶碗吹了吹熱氣,“如何?”

“還行吧,不過沒什麼香氣,還是炒的好。”

“炒?”趙禎並不生氣,反而來了興致:“何謂炒?”

趙暘搖頭道:“具體的不清楚,大概流程就是架起一口鐵鍋,底下生火,一邊攪拌一邊烤烘茶葉,令水分蒸發……據說溫度、也就是火候要適宜,不宜過高、過低,彆的我就不清楚了。”

這次趙禎還比較滿意,轉頭看向王守規道:“來日叫宮人試試。”

“臣記下了。”王守規點頭道。

隨後趙禎與趙暘二人便開始下棋。

後世黑子先下,但宋時卻是白子先行,隨著趙禎抬手示意可以開始,趙暘持白子率先在正當中落子。

趙禎抬頭看看趙暘,卻沒說什麼,可隨著棋盤上的子漸漸變多,他就逐漸看出這小子的棋路毫無章法,皺眉問道:“你不是說會下麼?”

“我是說能下,大概知道規則。”

趙禎為之無語:“你‘故鄉’……不教麼?”

“教,但不是在學校……我是說學塾,感興趣就可以找私人教,當然,要交錢。”說著,趙暘抬頭看了一眼趙禎,繼續道:“提前回答下一個疑問,琴棋書畫皆是如此。”

一點小聰明全用在這兒了!

趙禎睨了這小子一眼,隨即好奇道:“學塾都教什麼?”

趙暘瞥了一眼唯一留在寢居內的王守規,挑著不緊要的回答道:“主要有語文、數學、生物、物理、化學、政治、曆史……另外還有些……”

“如此之多?”趙禎有些意外。

他並非沒有注意到趙暘隱瞞了一些,他知道那些是不方便當著王守規的麵說。

他有心將王守規支開,但又覺得不太妥,畢竟已經連續兩個晚上這麼做了,也就是王守規乃是宮內的老人,懂得察言觀色,知道什麼該說、什麼該爛在心裡,否則若傳出去,肯定會有人懷疑麵前這小子的來曆。

可即便王守規懂規矩,他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將其支開,這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猜忌。

想到這些,趙禎隻能按捺心中的好奇,去選擇趙暘拋出來的科目,以解他的好奇:“何謂語文?”

趙暘落下一子,斟酌著解釋道:“主要是學字、認字,學習古人文章、詩詞歌賦……”

“哦。”

趙禎恍然大悟,心中頓時聯想到這小子曾稱範仲淹為“老熟人”的那一幕,會心一笑。

“數學呢?”他又問道。

“這個就複雜了。……官家可以理解為算術,但比那要難得多。”

“算術?”趙禎有些驚訝,“當真?……那你呢,會麼?”

趙暘想了想道:“能算。”

趙禎樂了,指指棋盤調侃道:“就如你這弈棋之術?”

“比這個稍強。”

“哦?”趙禎有些意外,將信將疑地看了趙暘半晌,道:“朕考考你。”

他吩咐王守規取來一本小冊子,打開後瞥了趙暘一眼,出題道:“有井不知深,先將繩三折入井,繩長四尺,後將繩四折入井,繩長一尺,試問:井深幾何?繩長幾何?”

趙暘有些驚訝,皺著眉頭開始默算。

見此,王守規轉身取來紙筆,沒想到他剛放下,就見趙暘開口道:“井深八尺,繩長三十六尺。”

趙禎一驚:“你怎麼算的?”

“簡單。”趙暘解釋道:“繩三折入井、繩長四尺,可知繩長為三倍的井深及餘長,即三倍井深加十二尺;後將繩四折入井、繩長一尺,同理可知繩長為四倍井深及餘長,即四倍井深加四尺。繩長相等,三倍井深加十二尺等於四倍井深再加四尺,左右一減,可知井深八尺。既然知道井深八尺,繩長也就不難計算,三十六尺。”

“……”趙禎聽得雲裡霧裡,取來那本小冊子看了眼答案,眼中閃過一抹奇色。

“朕再問你,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問:幾步能追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