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柵欄的縫隙往營地內觀瞧,趙暘看到了密集的聯排房屋,遠處似乎還有一個寬闊的操場,隱約能看到有些禁軍正在操練,但精氣神看似並不佳,喝喊之聲無精打采。
“這還算是好的,至少還有出操。”魏燾笑著道,“曾經有個與我交好的內官被外調至一支就糧於濟州的雄勝軍,出任監察,他在信中曾寫到,那一營禁軍即便是在春秋季節,整月出操也不過十回,夏冬之季更少,尤其是冬日,兩、三月總共出操不出五回,再者,軍中禁軍大多缺兵少甲,軍將問起就說損毀,實則大多是遺失,還有人拿去私下換錢……”
趙暘聽了感覺不可思議:“軍紀如此渙散,將領就不問責?”
“問責自然問責,但若犯禁的人多了,也就隻能不了了之了,否則若引起兵變,更是罪過。……員外郎不知,不少禁軍,本就是在各地造反的亂軍招安收編所得,這幫人隻想著吃糧領餉,哪受到了日常操練之苦?若軍中將領逼迫過甚,難保他們不會聚眾作亂,禍害當地。介時若朝廷派軍征討不利,最後還是得招安,供糧供餉養著這幫人,免得再生禍害……是故,何必呢?”
“少說兩句。”王中正在旁提醒道。
“都是自己人怕什麼?況且這事眾所周知。”魏燾渾不在意道,繼續講述有關於禁軍的內情。
聽他講述趙暘這才知道,原來大宋曆來的“平亂國策”就是招安叛軍,時日一長,各地的流民以及好吃懶做之輩,都紛紛嘗試以造反的方式成為禁軍:聚個一、二百人甚至幾十人、十幾人,高舉反旗,喊出造反口號,介時縣城的第一反應並非立即派縣軍圍剿,而是上報朝廷。
而朝廷曆來的做法就是派一名安撫使與叛軍接觸,雙方談妥條件,隨後由朝廷將這撥叛軍收編,成為禁軍一員。
自大宋立國之初到迄今為止,各地造反次數不下二、三百回,但每次規模都不算大,也幾乎沒有縣城被攻陷的例子,就是因為大宋采用了這種“平亂”方式。
當然,前幾年的“王則之亂”例外,那次是假借佛教名義的造反,大宋不會容忍。
正因為是這種平亂之策,大宋的禁軍從立國之初的二十幾萬逐漸壯大至如今一、二百萬——另一個原因是朝廷會收編受災地的青壯為禁軍,目的同樣是為了防止這些人作亂。
由此不難猜測禁軍的實際戰鬥力。
“一、二百萬禁軍,可堪一戰者有多少?”趙暘忍不住問到這件事。
魏燾想了想回答道:“包括上四軍在內,估計得有三、四十萬吧……”
“未必。”鮑榮搖頭打斷,“也許隻有二十幾萬,你們忘了,前些年……”
“咳!”王中正忽然咳嗽一聲。
“前些年怎麼了?”趙暘追問道。
眾人麵麵相視,直到趙暘二度問起,王中正才低聲道:“前些年,我大宋與西夏交兵,三戰……失利,損失了諸多軍隊,官家大為震怒,故朝野不敢輕易言論……”
三戰失利?
乾脆點說三場敗仗唄。
對此趙暘略有印象,點點頭不再多問。
此時他終於明白大宋的“冗兵”究竟達到了什麼地步,一、二百萬禁軍竟隻有二、三十萬可堪一戰,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走吧,去找那位曹國舅。”
“是。”
沿著營地的柵欄繼續往北,趙暘一行人很快就遇到了一隊例行巡邏的禁軍。
對方注意到王中正幾人個個都身穿禁軍的裝束,倒也沒有立即驅趕嗬斥,遠遠招呼一聲便上前盤問:“乾什麼的?”
不等趙暘有何反應,帶隊的隊正便注意到王中正幾人額角並無刺青,麵色微微一變,忙恭敬地改口道:“冒犯了諸位中貴人,還請見諒,不知諸位中貴人到我殿前司軍營有何公乾?”
“爾等不必知曉,告知我家員外郎殿前司衙門在何處即可。”王中正帶著幾分傲氣斥道。
員外郎?
那名隊正的目光落在趙暘身上,見趙暘被那多名內官如眾星捧月般簇擁著,且穿著看似價值不菲的衣袍,心中更是一驚,忙低頭應道:“是是,小的這就領諸位前去。”
“有勞。”
趙暘抱了抱拳,目光掃過那名隊正的額角,果然看到上頭有明顯的刺青,隻不過字體太小,他隻能隱約看清“神勇軍”、“都頭”幾字。
但這也足以表明對方是一名都頭,即所謂的百人將,隻不過王中正等人眼裡,營級的指揮使都不算什麼,更何況是都頭。
在這隊巡邏禁軍的指引下,趙暘一行人終於找到了殿前司衙門,一座位於其軍營入口一側的府衙。
在趙暘一番道謝後,那名都頭受寵若驚地告辭離去。
此時孫昌忍不住道:“不過是小小一個都頭,員外郎何必對他如此禮遇?”
聽到這話,趙暘淡淡道:“我亦不過一個小小指揮使,比他隻高一級……”
眾人聽出他心中不悅,麵麵相覷,不敢再多說。
瞥了眼幾人錯愕的神色,趙暘微微搖頭,邁步走向殿前司衙門。
此時衙門前有數名禁軍值守,見趙暘衣著打扮不俗,客氣地盤問道:“此乃殿前司衙門,小官人不知有何貴乾?”
趙暘自表身份道:“我乃新任天武第五軍第一營指揮使、工部司員外郎趙暘,欲求見都虞侯曹佾、曹國舅,還請幾位代為通報。”
指揮使?
工部司員外郎?
一個不入流的軍職差遣卻搭有一個七品的文職寄祿官?
衙門前諸禁軍麵麵相覷,亦產生了與當日張堯佐主仆一般無二的驚異。
隨即一名禁軍忙道:“上官稍後,我立即去稟報。”
趙暘點點頭,也不著急,就站在衙門外眺望營地方向。
稍後,衙門內便傳來一陣沙沙聲,似有人快步行走於泥雪之上,趙暘轉頭一瞧,便看到一名目測四、五十歲、身材魁梧、麵方嘴闊的男子快步走出殿外,寬大的朝服之下隱約顯露出甲胄的痕跡。
隻見此人目光掃過趙暘眾人,隨即便朝趙暘走來,笑容可掬地拱手道:“這位小官人想必便是趙員外郎,果然是年少不凡,鄙人曹佾。”
趙暘愣了愣,拱手回禮:“見過國舅。”
他不意外這位曹國舅也聽說過他的“惡名”,但相較同為外戚的張堯佐,眼前這位那可是名將曹彬之孫、曹皇後之兄,執掌禁軍,位高權重,沒理由會懼怕他。
然而這位曹國舅居然親自出衙相迎,且和藹謙和,這著實令趙暘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