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錢明逸又羞又氣之際,趙禎頗有些哭笑不得地製止道:“行了,趙暘,你那份萬民書,朕與諸卿印象猶深,就不必再念了。錢內翰……”
“臣在。”
“你既不願與趙卿一辯,那你今日之劾奏……”
“臣懇請撤回。”錢明逸低著頭作揖道。
“準了。”趙禎點點頭,隨即掃視殿內群臣道:“聯名劾奏的八位台諫,可願撤回?”
“臣等懇請撤回。”
包括已恢複的知諫院毋湜在內,李兌、劉元瑜、劉湜、高若訥等八名台諫齊聲道。
不撤就等於要再和趙暘辯論一回,他們怎麼敢不撤?
趙禎滿意地暗暗點頭,又忍不住多看了趙暘一眼,心中自是讚賞。
讚賞趙暘駁退一乾台諫隻是其次,他更為讚賞的是趙暘在今日這輪番辯論中展現出來的才能,尤其是其論述宋遼關係的眼界。
讚賞之餘,他用眼神示意王守規。
王守規會意,高聲道:“若無人再奏,就此散朝。”
話音剛落,就見趙暘作揖道:“臣有奏!”
趙禎一愣,疑惑問道:“你有何奏?”
隻見趙暘拱手正色道:“臣要彈劾權知開封府事、知諫院錢明逸,樞密副使、右諫議大夫高若訥,禦史知雜事李兌,殿中侍禦史劉元瑜,侍禦史劉湜,兵部員外郎、知製誥、權知諫院楊偉,言事禦史、起居舍人、知諫院毋湜,起居舍人、直史館、同判司農寺、知諫院王贄,監察禦史賈漸……”
好家夥,報複這就來了!
趙禎頗感頭疼地抬手揉了揉額頭,殿內大多數朝臣亦是暗樂:怪不得這小子之前要問清人名及官位,原來在這呢!
在眾人啼笑皆非之時,隻見趙暘念完九人名單後,忽然目光一瞥文彥博,繼續道:“……及,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文彥博!”
這話一出,滿殿君臣皆是一愣,文彥博本人也是一愣。
隨即,殿內私議紛紛。
“怎麼會有文相公?”
“你忘了?文相公雖未聯名彈劾,但他有附和,稱官家慣縱,才令趙正言目無禮數,妄言文武之高低,違背太宗所製……”
“哦,對對。”
“嘖嘖……”
在眾朝臣議論紛紛之際,文彥博皺眉看向趙暘,而趙暘以還以冷淡目光。
就在眾人以為趙暘與文彥博也要當殿辯論一番時,之前上奏請求外調的殿中侍禦史張裪更是添了一把火:“臣張裪有奏,彈劾錢明逸昨晚於家宅宴請朝中台諫十九人,有結黨營私之嫌。”
說著,他便將包括自己在內的十九人名單當眾念了出來。
殿內頓時嘩然,趙禎更是麵沉似水。
此前他還以為趙暘今日遭到聯名彈劾是因為“誰道僅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那句話犯了文官的眾怒,沒想到竟是錢明逸串聯了朝中台諫。
這還得了?!
目光掃過文彥博,趙禎喝問禦史中丞張觀道:“張觀,可有此事?”
見官家直呼其名,張觀心中一驚,忙作揖回道:“正如張禦史所言,但臣並未參與。”
“郭勸!”
“張禦史所言屬實,但臣也並未參與。”
一連問了好幾名並未參與今日聯名劾奏的台諫,趙禎終於確認此事,當即沉著臉喝問錢明逸道:“錢明逸,你串聯一眾朝中台諫,意欲何為?”
“臣……臣隻是想要勸諫官家遠離妖星……”
錢明逸也慌了,他既沒有想到他們九名台諫聯名彈劾都沒有扳倒趙暘,更沒有想到張裪竟冒大不韙舉報此事,絲毫不顧及得罪諸多同僚。
“住口!”
知諫院王贄出聲喝道:“我觀趙正言數番辯論,皆金玉良言,此國之棟梁也,豈是你口中所謂什麼妖星?我等今日聯名彈劾,皆是受你蒙騙慫恿,如今真相大白,你還要作何狡辯?!”
“……”
殿內為之一靜,包括趙禎與趙暘在內,眾人皆表情古怪地看向王贄,但後者卻麵不改色,依舊一臉正色。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或許是被王贄這番話所點醒,除文彥博、李兌等少數幾人拉不下臉,默不作聲,其餘似劉湜、劉元瑜等人紛紛附聲彈劾,包括昨晚受到邀請但並未參與甚至提前立場的幾位台諫。
唯一為錢明逸求情的,也就隻有他的兄長錢彥遠。
值此幾乎一麵倒的局勢,趙禎自然樂得順水推舟,畢竟早在錢明逸最初上奏狀告趙暘時,他便已對其心存成見,隻不過當日趙暘大鬨開封府也有過錯,他不好厚此薄彼,以免引起臣子群起反對,這才未曾將錢明逸貶職或懲戒。
此次錢明逸串聯朝中台諫,證據確鑿,趙禎自然不會姑息,正好殺一儆百,警告百官不得結黨。
“錢明逸串聯台諫、攻訐臣僚,罷去權知開封府事職務及翰林學士之位,改龍圖閣學士,出任知州。”
錢明逸一臉苦澀,卻也不得不感謝官家寬宏處置,畢竟換做其他朝代,結黨營私之罪可沒這麼便宜。
“臣……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