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首捷(2 / 2)

可惜第三營禁兵卻不慣著他,指著他告狀道:“回趙帥,吳都頭嘲笑我營軍士。”

趙暘皺著眉頭走近:“有此事?”

在趙暘的目光逼問下,吳勇訕訕道:“並非嘲笑,隻是玩笑而已……”

趙暘看了一眼吳勇,又看了一眼附近若乾第一營的軍士,心中自然猜到緣由,訓斥道:“我天武第五軍上下一體,豈有區分?今日雖是三營最為出彩,但若沒有四營掩護,沒有五營迅速包抄,對敵造成威脅,單三營區區五百人,又豈能真的擋住對麵一千五百騎?……五個營中,一營跟我最久,在我天武第五軍中,好比是其他四營的長兄,哪有兄長嫉妒兄弟的道理?難道你等還怕日後沒有建功的機會?”

一番話說得吳勇與在場第一營禁兵羞愧不已,吳勇更是當場向之前的第三營禁兵致歉,雙方又和睦如初。

當提及那些站在眾多屍體旁嘔吐的禁兵時,趙暘當即把吳勇拉到麵前擋住屍體:“擋著,莫讓我看到,回頭我吐你一身。”

在場眾軍士哈哈大笑,連那些因為被血腥刺激到當場嘔吐且為此羞愧不已的禁兵也笑了出聲,心中再無負擔。

從旁範純仁與文同看著真切,見趙暘毫無架子,迅速與在場禁兵打成一片,心中也是暗自驚訝。

文同不解地問範純仁道:“堯夫,我也曾與禁兵談笑,但感覺禁兵過於約束,景行的官職遠高於你我,為何那些禁兵卻能與他打成一片?”

範純仁微微搖頭。

此時二人身後有個聲音道:“有沒有可能,兩位雖也敬重軍士,但心底仍難免有重文輕武的想法呢?彆看軍士大多粗魯愚笨,他們其實也可分辨誰是真心。”

“啊。”範純仁與文同轉身一瞧來人,連忙拱手施禮:“受教了,郭都監。”

郭逵擺擺手笑道:“郭某信口之言,兩位姑且聽之。”

說著,他便過去與趙暘見禮,彙報傷亡,留下範純仁與文同若有所思。

而與此同時,馮文俊也正朝著趙暘所在處而來,途中,遇到了前來求助的勾斌、許司二人。

一見二人,馮文俊便恨地牙癢癢。

好好的必勝之戰,就因為勾斌、許司貪功冒進,致使阿瑪能率兩千騎突襲他宋軍本陣,雖說結果尚可,留守本陣處的天武第五軍第三營、四營、五營都表現出色,一營抵禦、一營掩護、一營包抄,成功將前去突襲的阿瑪眾騎擊退,甚至還反殺了約三百餘人,俘虜百餘人,讓他原本提到嗓子眼的心又得以按回心口。

但此刻一見二人,馮文俊便又心中火起,咬牙冷笑嘲諷道:“兩位都監率近五千騎追擊區區兩千敵騎,想必是大有斬獲吧?方才我聽聞趙副使派人傳令兩位,想必是要為兩位慶功呢!”

勾斌、許司二人麵麵相覷,苦著臉求道:“我二人長期在知軍任下,未有功勞也有苦勞,今日犯下大過,還請知軍替我二人求情。”

“求情?你二人險些連累全軍,還敢讓我求情?……走吧,先去見趙副使,聽他發落。”

“……是。”

勾斌、許司無可奈何,隻能跟著馮文俊去見趙暘。

片刻後,趙暘見到麵色灰敗的勾斌、許司的二人,板著臉斥問道:“兩位可知罪?”

許司苦澀道:“下官當時隻想著破敵,未料到羌人狡猾……”

他還未說完,就被勾斌打斷:“我二人知罪,任憑趙副使處置。”

趙暘權衡一番,裁決道:“罷你二人戰時指揮之權,日後僅負責蕃落軍團衣食之事,無權再乾涉軍事,可有怨言?”

許司一愣,小心試探道:“仍任都監?”

眼見趙暘微一皺眉,勾斌連忙轉移話題:“那蕃落軍團十二營該由誰指揮?”

趙暘轉頭看向馮文俊。

馮文俊猜到趙暘不清楚其中緣由,遂解釋道:“他二人雖在下官手下任職,但隸屬州路……”

原來是要由張亢任免。

張亢是自己人,趙暘自然毫無顧忌,問郭逵道:“今日你麾下蕃落騎兵頗為出彩,薦二人代他倆掌軍如何?”

郭逵猶豫道:“由武官擔任都監?怕不合製。”

趙暘自然明白郭逵所謂的“不合製”,指著勾斌、許司道:“可以叫他二人監督。……聽到了麼?隻可監督,不得乾涉指揮,再犯過錯,自解官職回渭州去吧!”

“是、是。”勾斌、許司連連稱是。

見此,郭逵當即招來格桑、依勒兩位營指揮使,介紹給趙暘。

趙暘也不多說,正色對格桑、依勒二人道:“今日勾、許兩位都監險些闖下大禍,我罷其戰時指揮,欲將你二人及麾下騎兵遷調鎮戎軍,出任正副都監,勾、許兩位都監為你二人輔助。”

格桑、依勒二人自然也明白那所謂的輔助其實多半是監視,但聽到這話也萬分驚喜,畢竟從營指揮升遷至都監,那可是一躍數級。

“我二人願為趙帥效死!”二人驚喜道。

“為大宋!”趙暘糾正道。

格桑、依勒二人一愣,隨即連忙改口:“對對,為大宋效死!”

於是,當日鎮戎軍十二營蕃落騎兵中,有兩營平調至郭逵麾下,換格桑、依勒二人率本營騎兵平調鎮戎軍,且出任正副都監,鑒於二人都是武官,且資曆淺,因此不稱都監,而喚作押監,其實權柄相同。

至於勾斌、許司二人,趙暘在權衡種種後,隻是免去了其作戰指揮權,仍叫二人負責監督鎮戎軍十二營蕃落騎兵,畢竟唐末武人掌權的例子確實過於觸目驚心,況且格桑、依勒又是內附的吐蕃人,確實也需要一道保險,既是監視,同時也是保護。

經戰後統計,此戰宋軍傷亡不大,傷亡最多的竟不是馮文俊所率前部,而是左翼郭逵麾下四營蕃落騎兵,因阿瑪部落勇士吉爾瑪率五百騎拚命阻截,死六十三人,重傷九十餘人,摔傷乃至斷骨者多達六百人。

其次才是馮文俊所率前部保捷軍團二營、定功軍團一營及清邊弩手一營,共兩千弩步卒,死二十三人,重傷三十九人,輕傷二百餘人。

然後是勾斌、許司部,死十九人,傷二百餘;殺敵四十二人,並無俘虜。

相較之下,阿瑪部落此戰被馮文俊部擊殺一百四十二人,俘虜六十二人;被郭逵部擊殺二百餘人,俘虜二百餘人;被天武軍擊斃近四百人,俘虜百餘人;被勾斌、許司部擊殺四十二人,總共戰死約八百人,俘虜近三百七十人。

以己方陣亡百餘、重傷百餘、輕傷近千的代價,換取擊斃阿瑪部落八百人,俘虜近四百人,此戰可謂是大捷。

於是趙暘當即下令犒軍,收攏阿瑪部落遺落的羊群,宰羊煮肉,犒賞軍士,至於戰死的戰馬,趙暘也命人剝皮割肉,準備拿來做醃肉。

當然,慶功犒軍期間,趙暘絲毫不敢怠慢巡防之事,畢竟他也明白,今日與阿瑪部落這一戰,可能隻是鎮壓涇原路諸羌部落的開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