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五月廿五,大清早。
一行三人吃過早飯,直奔縣城而去。
這天天氣過於毒辣,曬得幾人全身被汗浸透,晌午剛一進縣城,就不得不先找了個茶館進去涼快涼快。
“小二,上壺最便宜的茶。”三人找了個空桌坐下後,肖大招呼了一聲。
“得嘞。”店小二麻利地端來一壺菊花茶,為三人倒滿,“幾位請。”
“嗯。”口乾舌燥的肖大將茶一飲而儘。
肖二比他喝得還快,已經自行拎起茶壺倒第二杯了:“還真是夠熱的,差點兒沒把我曬中暑。”
“但願比武的那段時間天氣彆這麼誇張。”肖大把茶杯往肖二那邊推了推。
肖二心領神會,為肖大也續滿了茶。
季玄同樣被熱個不輕,正用茶館的扇子扇著風:“報名費真這麼貴嗎?”
他還是今天來的路上才得知,參加縣比武大會每人還需繳納十兩銀子。
且不論最後是否如約參賽,這筆錢都概不退還。
“可不是嗎?”肖二道,“有的人哪怕是借錢都想參賽,就指著拿個名次好討生活。”
肖大附和:“就算拿不到頭名,隻要表現亮眼,也有得是富貴人家願意請來做武師,或者做貼身護衛。”
“明白。”季玄隻是覺得自己這十兩銀子花得有點不值當。
不過相處這麼久,他已經非常了解袁震、肖家兩兄弟的性子,因而沒有扭扭捏捏著打退堂鼓。
涼快些後,肖大又有了力氣去細細解釋:“上一屆縣比武大會前三甲分彆能拿到一千兩、五百兩、二百兩銀子,往後的五人共能拿到三百兩銀子。這可是整整兩千兩,官府再想不開也不會平白無故送出去這麼多錢。”
“所以其實其中有利可圖?”季玄問。
“不錯。”肖大點頭道,“光是報名的人就有數百之多,那一人十兩,不是立馬就回本了?”
“的確。”
說著,肖大笑了笑:“當然,官府的說法是怕有閒雜人等一時興起報了名,最後卻又缺席比武,弄得比武烏煙瘴氣混亂不堪,這才決定收取費用,確保每一位報名者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來參賽。”
“這種話聽聽就得了。”肖二不以為然,又衝小二招了下手,“再切顆西瓜過來。”
“得嘞!”
“再加上官府以遴選人才的名義舉辦比武,拿了上麵的撥款。比武又熱鬨得很,每家酒樓都上趕著送錢,就盼著官府能把比武場地定在自家門口……季兄你算算,這筆買賣多劃算?”肖大列出了縣比武大會裡的種種賺錢門路。
季玄聽完豁然開朗。
這麼算下來,官府舉辦個縣比武大會,刨去場地搭建費用、勝出者的獎賞,起碼還能賺得個幾千兩銀子。
隻不過這麼掙錢的買賣三年才舉辦一次,有些古怪。
肖大似乎是看出了季玄在想什麼,緊接著又道:“季兄應是在想既然這麼賺錢,不該一年舉辦上三屆嗎?怎麼反倒三年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