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暴斃(2 / 2)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兩軍交戰,前排兵才是傷亡最小的。

原因很簡單,打仗講究陣型。

而後排的兵,是看著前排兵來占位的。前排兵亂則軍陣必亂,軍陣亂則全盤皆輸。

所以要保持陣型,必須保證前排兵不亂。

但前排的兵最容易和對麵短兵相接,最容易出現傷亡。

是人都怕死,前排兵知道自己最容易死,他們肯定很害怕,還沒上戰場就先嚇跑了。

仗還怎麼打?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疊甲。

用盔甲將他們包裹的嚴嚴實實,大刀長矛都砍不動刺不破,他們自然就不怕了。

對方的弓箭手也不會射穿甲的前排,而是瞄準後排或者中間的士兵射擊。

騎兵也很少會衝擊重甲步兵,而是選擇迂回殺傷後軍。

所以,真實情況是,盔甲要優先供給軍陣前排兵,然後才輪到精銳。

前排兵也是兩軍交戰,傷亡最小的。

反而是看起來安全的後排,更容易死亡。

這些都是我們的祖先,經過無數次血戰總結出來的經驗。

在很多年以前,這種知識屬於將門秘傳。

孫子兵法、六韜、尉繚子等兵書,根本就不講這些東西。

直到宋朝,為了照顧不通軍事的文人,才將這些秘傳寫進了教材。

也就是《武經總要》。

之後的紀效新書等兵法,也基本延續了《武經》的風格。

將練兵統兵的細節,都一一寫了下來。

即便是從沒上過軍陣的人,看過兵書之後,也能稍微懂一些相關知識。

陳景恪讀兵書倒不是為了上戰場,說實話他怕死,更不想毫無價值的死。

隻有活著,才能更好的改造這個世界。

所以他對上陣殺敵毫無興趣。

之所以看兵法書,一是拓寬知識麵,二是講給朱雄英聽。

他每天都會給朱雄英講一會兒課,有時候講曆史故事,有時候講一些常識。

有時候會模擬兩國征戰,或者兩軍對壘。

朱雄英的生活其實很枯燥,陳景恪的課程對他來說,相當於是娛樂時間。

這種寓教於樂,正潛移默化一點一點的改變他。

他們上課的內容,會一字不落的彙總成情報,出現在朱元璋的桌案上。

朱元璋有一本書,就是專門用來記錄陳景恪所講的內容的。

他有空閒就會拿出來翻看,一來是檢查一下有沒有問題,二來很多課程對他也很有啟發。

雖然有些地方他不甚滿意,卻也沒有說什麼。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葉兌的很多想法他也不認同,可不一樣讓其做了太孫之師嗎。

隻要陳景恪不帶壞朱雄英,些許不同觀點他是允許存在的。

當然,關鍵是朱雄英確實一天天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聰慧、不迂腐、舉一反三、見識逐漸廣博。

越來越重視親情,對宗室非常和睦,時常去看望後宮嬪妃和年幼皇子,和諸多藩王聯絡愈加頻繁。

凡此種種,都是朱元璋樂於見成的。

這才是他不過問的真實原因。

而朱雄英表現的越優秀,也就越堅定了朱元璋的一個念頭。

於是在某一天,東宮突然傳出噩耗,太子妃呂氏夜間暴斃而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