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一條河,走哪條河道不是走啊。
現在終於明白,事情遠比想象的要複雜的多。
至於解決的辦法,他也想到了。
讓黃河回歸故道。
和此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黃河故道早就住滿了人,想將這些人遷走,哪有那麼容易。
更何況,黃河也不會那麼聽話,去走原來的故道。
更大的可能,是找一條地勢低窪的新河道。
一個不好,問題將更大。
不讓回故道,淮水一線將會持續受害。
讓黃河回故道,代價太大。
難啊。
這時,他腦海裡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朱雄英剛才的主意。
一邊修繕河道,一邊在上遊種樹,減少黃河攜帶的泥沙。
是不是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可是陳景恪剛才說,小冰河期來了,這個辦法行不通。
那麼……
朱元璋目光再次看向陳景恪,問道:
“好好給咱解釋解釋,什麼是小冰河期,什麼是溫寒變。”
朱雄英也豎起了耳朵,他現在對這個溫寒變特彆感興趣。
陳景恪略微整理了一下語言,才開口說道:
“溫寒變顧名思義,就是整體氣候偏溫暖,整體氣候偏寒冷。和四季變換,晝夜交替是一樣的。”
朱元璋問道:“證據呢?”
陳景恪回道:“較為明顯的變化標誌,溫暖期河南山東地區也可以種植水稻,寒冷期淮水會結冰。”
“先秦史書被大量焚毀,可以查到的記錄不多。”
“秦朝之後的曆史記載較為詳細,咱們就從漢朝開始說起。”
“根據曆史記載的蛛絲馬跡,漢武帝時期,正處於由暖轉寒的節點。”
“證據是,在此之前中原的農作物為稻和粟。”
“因為天氣變冷,稻粟減產乃至絕收,漢武帝就在全國推廣耐寒的小麥和豆類。”
“從此,中原的農作物從稻粟,變成了麥豆。”
朱元璋眉頭皺起,還有這方麵的記錄?
陳景恪進一步解釋道:“史書上有記載,漢朝初期畝產三四石,可是後來畝產就變成了一兩石。”
“就算是經驗最豐富的老農,也隻能將產量提高到兩石左右。”
“曆史上很多人都做過類似研究,陛下應該聽說過。”
朱元璋不禁點頭,這一點他倒是知道。
從隋唐時期就有人發現了這個問題,還有人做過試驗,都沒有結果。
他作為皇帝,自然關心糧食生產問題,也知道這個差異。
在沒有頭緒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認為是度量衡的差異問題。
當時的度量衡比較小,所以畝產顯得高。
但也有人不認同這個說法,堅信還有彆的問題。
陳景恪提出的這個說法,確實很新穎。
水稻的產量可不就是一畝兩三石嗎。
可真相真的是如此嗎?會不會是巧合?
陳景恪看出了他的疑慮,就說道:
“陛下不妨著人去翻找一下,定然會有漢武帝推廣冬小麥的記錄。”
“糧食作物的種植關係國家興亡,如果不是到了生死關頭,沒有人會輕易改變農作物。”
這一點朱元璋是很認同的,他推廣棉花的前提,是國家有足夠的土地種植糧食。
漢武帝雖然有種種缺點,但絕對不是昏君。
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推廣小麥。
難道他說的是真的?當時真的是寒冷期?
陳景恪等了一會兒,才繼續說道:
“寒冷期會導致極端天氣頻發。比如連年洪澇,連年乾旱……而乾旱又會帶來蝗災。”
“漢武帝時期,這些災難可謂是接連發生。”
“為了應對這些災難,漢武帝發動軍隊開挖溝渠,興修水利……”
朱元璋眉頭微皺,這些他自然也知道。
隻不過這些天災,向來被認為是漢武帝失德,天降懲罰。
難道真的是因為寒冷期的原因?
如果是真的,儒家那幫子人要瘋啊。
“除了漢武帝,還有相關記載嗎?”
陳景恪頷首道:“有,王莽時期四月天降大雪竹柏凍死,這個記錄陛下應當也知道。”
朱元璋再次點頭,他可太知道了。
史書的評價是,王莽失德天降災禍。
“其實王莽時期,正處在寒冷期加劇的節點,等光武帝繼位氣溫略有回升……”
啊這……朱元璋有些無語。
如果是真的,那王莽也太倒黴了吧?
“但也隻是略有回升,並未真正進入溫暖期,整個大氣候依然偏冷。”
“甚至出現了極端天氣,比如漢殤帝時期,關東地區出現了連續兩個月的降雨。”
“漢安帝繼位後,更是下了一場更大的雨,波及從關中到冀中大片區域。”
“這場雨足足下了一個月,冬小麥的播種都收到了影響……”
“然後就是長達半年的乾旱……乾旱過後又是半年的大雨……”
“之後這種極端天氣更是時常出現……”
“史書上是有相關記載的,陛下派人一查便知。”
朱元璋沒有說話,不用去查這事兒他知道,後漢書記載的很清楚。
“一直到了東漢末年,寒冷期達到了巔峰……”
“史書有記載,曹操派曹丕去廣陵視察軍隊的訓練情況。”
“因為淮河結冰,練兵不得不終止。”
“這是曆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次關於淮河結冰的記錄。”
“但,臣以為之前必然也有相關記錄,隻是大量書籍毀於戰火,相關記錄也消失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氣候開始由寒轉暖……”
“極端天氣越來越少,農作物的產量也開始回升……”
“到了隋唐時期,溫暖期恰好到來……”
“鬆讚乾布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的吐蕃,也得益於此。”
“整體氣候變暖,高原上的凍土開始融化……”
“生長出了更多的草木,能喂養更多牲畜。”
“更多的土地可以種植農作物,莊稼的產量也增高了……”
“食物增多,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
“吐蕃崛起固然有鬆讚乾布雄才大略的因素,但氣候條件為他提供了基礎。”
“南宋時期,溫暖期進入了尾聲,氣候開始由暖轉寒……”
朱元璋猛然反應過來。
如果陳景恪的推測是真的,溫寒變真的存在。
南宋是溫暖期尾聲的話,那大明豈不是……
陳景恪鄭重點頭,道:
“大明即將麵臨多災多難的寒冷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