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如果……萬一呢。(2 / 2)

不造反不行,氣候惡劣,連年天災,朝廷又無力賑災,還要征收各種稅。

百姓除了造反,沒有彆的路可走了。

朱元璋想的更多,河套可是最重要的養馬地之一。

還是抵抗草原侵襲的,橋頭堡和重要補給站。

如果這裡徹底荒蕪,將直接影響到大明的戰馬儲備。

還會讓大明的邊防,失去一個支撐點。

影響實在太大了。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溫寒變真的存在。

可作為皇帝,他要做最壞的打算。

萬一是真的呢?

不敢賭,也不能賭。

如果溫寒變是真的,如果大明真的即將進入寒冷期,北方氣候……

咦,朱元璋心中一動,忽然想到一件事情。

寒冷期北方氣候反常,降水線也向東南移動,那南方呢?

南方受不受影響?

想到這裡,他連忙追問道:“你隻說了北方,南方呢?”

“若寒冷期到來,南方會如何?”

陳景恪心道,你終於問出問題的精髓了,也省了我許多口水。

“南方也會受到影響,淮水都能結冰,長江沿岸也會受到影響。”

“但是比北方的情況要好很多。”

“越往南,氣候就越是溫暖甚至炎熱,受到寒冷期的影響也就越小。”

“到時候大明的糧食安全,就隻能靠湖廣、江西和兩廣來確保了。”

朱元璋的表情愈發凝重。

靠這三個地方提供的糧食,能維持偌大的國家嗎?

答案毫無疑問,不行。

所以,朝廷必須要想彆的辦法。

陳景恪刻意沒有提中南半島,以及南洋列島。

不是不想提,而是害怕這時候提了,會引起朱元璋的誤會。

以為自己是想引導朝廷南征,故意偽造的溫寒變概念。

若真如此,就弄巧成拙了。

畢竟,他的鷹派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天天給朱雄英講開疆拓土的故事。

朱元璋懷疑他,也不奇怪。

不過他並不擔心這個問題。

宋朝時期,中南半島稻米一年三熟,這個事就已經傳入中原。

還引進了占城稻,和中國南方水稻進行雜交。

培育出了生長周期短,口感更好的水稻。

朱元璋可是能寫出皇明祖訓的人,他既然能列出那麼多不征之國,定然是做過了解的。

對中南半島的情況肯定很清楚。

不用自己刻意去提醒,隻要他相信了溫寒變存在。

早晚會將主意,打到中南半島上麵。

就算他想不到,自己再找機會提醒也不遲。

反正以現在大明的情況,就算提了暫時也沒辦法南征,不耽誤這一時半會兒的。

還有個原因是,這事兒真不急。

大明至少還有幾十年時間做準備,南征的機會多的是。

現在,先留出時間,讓朱元璋去證實溫寒變的真實性。

接著,陳景恪又講了一些小冰河期的氣候特點。

著重強調了,這個時期的氣候是如何惡劣,生存是如何困難。

並且還拿東漢末年做類比。

從表情就能看得出,朱元璋內心非常沉重。

眼看講的差不多了,陳景恪就果斷結束了今天的講課。

朱元璋又問了好幾個問題,才終於起身離開。

在走之前,還警告兩人:“不要講此事告訴任何人。”

陳景恪自然不會亂說。

朱雄英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也保證不會透露半個字出去。

——

回到自己的寢宮,朱元璋對孫福說道:

“將伺候太孫的那幾個人……嗯,全部送去鳳陽守皇陵吧。”

孫福連忙道:“是,奴婢這就去安排。”

朱元璋沒有再說什麼,他本來想將這幾個人全殺了滅口的。

但想想又覺得沒必要。

溫寒變之事,如果是假的,也就沒有保密的必要了。

如果是真的,早晚都要公開。

隻有公開,朝廷才能名正言順的做準備。

隻是在朝廷做好準備之前,暫時不宜公開罷了。

當然,殺了也沒關係,就是幾個奴仆而已。

隻是亂殺人會讓周圍人不安,積累的恐懼多了,容易生變。

且這是伺候朱雄英的仆人,他也不想輕易見血,怕不吉利。

所以,才改口將這些人送到鳳陽守祖墳。

這對他來說,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隨口處理完,就轉而思考起今天陳景恪說的話。

首先黃河之事是證據確鑿的,是選擇陣痛,還是選擇長痛?

他個人是傾向於短痛的,可這麼大的事情,就算他是朱元璋,也不可能一言而決。

怎麼說服群臣是個很大的問題。

就算說服了,怎麼改道也是個大問題。

至於溫寒變,這個問題眼下還不重要。

但也不能不管。

還是那句話,陳景恪一直以來的表現,讓他積累的足夠的信譽。

就算如此荒謬的推斷,朱元璋也不敢直接斷定就是假的。

如果是真的呢?萬一呢?

眼下就是最佳布局的時機。

如果錯過了,那後麵就隻能硬抗。

想想漢末三國時的情況,他對大明熬過寒冷期不抱任何希望。

提前布局,或許還有一些希望。

但問題就在於,萬一這個推斷不成立,溫寒變並不存在。

那他做的所有準備,都是勞民傷財。

所以還是要想辦法,來證實這個猜測。

腦子一團亂麻,如果標兒在就好了,還能和他商量一下。

要不叫他回來?

不成不成,朱元璋馬上就否決了這個想法。

溫寒變就算是真的,大明還有足夠的時間做準備。

眼下寶鈔最重要。

不過雖然朱標不在,他還是有一個人可做商量的。

那就是馬皇後。

想到自己的賢內助,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坤寧宮而去。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