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三全其美(2 / 2)

“黃河灌溉了幾千萬畝土地,產出的糧食能養活千萬人口。”

“光靠北方就能養活整個天下……”

“現在黃河奪淮入海,北方失去了黃河水灌溉,自然無法恢複往昔盛況。”

“還有航運,黃河是重要的航運線路,少了它北方就相當於是瘸了一條腿……”

他們甚至翻出了秦漢乃至隋唐時期,黃河兩岸有多少畝地,養活了多少人。

黃河的航運,為北方提供了多大的便利。

然後又拿出少了黃河之後,北方的情況。

如此詳細的證據,南方人將信將疑,也開始翻書確定真假。

然後也不得不承認,北方人說的確實有道理。

於是雙方的話題再次變了,不再打嘴仗,而是認真的討論,如果黃河回歸故道會帶來什麼好處。

好處太明顯了。

北方那些土地將再次變成良田,減少了對南方糧食的依賴。

南方人不用繳納那麼多賦稅,日子也會好過許多。

至此南北方達成了一致意見,彆吵了,讓黃河回去吧。

對大家都好。

這時江淮地區的人也站了出來,彆忘了我們啊。

黃河走了,淮水就有救了。

淮水恢複正常,江淮地區的百姓日子也會好過許多。

於是,民間開始廣泛討論,黃河回歸故道的事情。

此事很快就傳到了百官耳朵裡。

一開始他們也覺得很荒謬,讓黃河回歸故道?

你們以為黃河是聽話的狗,讓往哪走,就往哪走啊?

知不知道讓它改一次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擺在眼前,他們也變得遲疑起來。

如果真的能讓黃河回去,還真是三全其美的事情。

可……他們無不搖頭歎息。

還是那句話,黃河豈會聽話的回去?

風險太大了,沒人能承擔得起這個後果。

陳景恪也一直在關注朱元璋的動作。

老朱先是命翰林院的人,去查關於先秦的記載。

史書、詩詞歌賦、隨筆、地方誌、族譜……

隻要和先秦有關的,都要查。

主要查的是關於大象和犀牛的蹤跡,以及氣候變化情況。

很顯然,這是為了搜集更多,關於溫寒變的信息。

關於黃河的事情,陳景恪一開始還有些疑惑,老朱為何將此事拿到朝堂上來說。

難道他已經決定,要讓黃河改道了?

這才兩天時間啊。

還是說,他是想看看還有沒有彆的解決辦法?

陳景恪比較傾向於後者。

但隨著外界輿論的變化,他又疑惑了。

這輿論肯定是有人在引導,能在應天府做這事兒的,就隻有老朱一個人。

可老朱這麼做是為什麼?

莫不是想為黃河改道造勢?

他有些不敢相信,恰好朱雄英也來問他:

“皇爺爺這是想做什麼?”

陳景恪馬上就有了主意:

“我也疑惑,你可以直接去問陛下,他肯定不會瞞你的。”

朱雄英立即去見了老朱,沒多久就一臉興奮的回來了。

並帶回一個消息,改道。

陳景恪震驚了。

老朱這也太果決了吧,黃河改道這麼大的事情,竟然說乾就乾?

然後就是深深的佩服,這才是老朱啊。

接下來他也開始想辦法,為治黃做一份貢獻。

讓黃河改道,他也無能為力。

這事兒必須要經過,專業人才實地考察,然後規劃出路線才行。

穿越者的見識和經驗,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瞎出主意是要死很多人的。

所以他主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黃土高原、河套平原上種草種樹。

前世我國專門組建了多個部門,有的頂著風沙植樹造林。

有的數十年如一日的,用飛機撒播草種。

還有很多公益組織,商業機構,慈善個體等群體的加入。

等經濟好轉,就開始封山育林。

再加上小冰河期過去,氣候轉暖降雨增多……

綜合作用下,黃土高原、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以及其他地方的荒漠,紛紛被攻克。

從衛星遙感地圖可以清晰看到,中國一步步變綠了。

這是中國人對環境做出的巨大貢獻,惠及全世界。

有那麼一小撮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非要唱反調。

什麼全是氣候原因,和人的關係不大。

就笑嘻了,和人關係不大,為什麼不見彆的國家變綠啊?

中國人擁有豐富的植樹造林的經驗,陳景恪也參與過幾次植樹造林活動。

還在某寶上種了幾十顆梭梭樹。

所以他對這事兒還是有一丟丟經驗的。

先是將前世常用的植物寫下來,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將不適合當前的剔除。

然後就是封山育林,在這個年代其實也很好搞。

大明滿打滿算才六千多萬人,大多都生活在中原地區和南方。

黃土高原和河套地區,可謂是人煙稀少。

大明有的是土地安置這些人。

將這些人遷出,安置在肥沃地區,還能生產出更多的糧食。

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河套地區是邊塞要地,也不能全遷。

可以選出一部分地區作為聚居區,既能為邊軍提供資源,又便於朝廷管理。

除此之外,他還想出了許多不錯的主意。

比如當地的軍戶,閒著沒事兒可以去種種樹嗎。

還有些主意則被他否了,實在是時代受限,沒辦法。

正在湖廣巡查的朱標,得知應天府發生的事情,很是驚訝。

連忙寫信給老朱,您老人家這是想乾啥啊?

莫不是我不在家,您精力不濟管不過來了?

要不我回去?

朱元璋接到信氣的吹胡子瞪眼,你小子學會說風涼話了是吧?

更可氣的是,你小子光動嘴,不動手啊。

然後就寫了一封信,將朱標痛罵了一頓。

不過也將溫寒變、黃河改道的前因後果,詳細的講了一遍。

這封信足足有三四萬字。

以八百裡加急送到了朱標的手上。

朱標看完信之後沉默了許久,然後就做出一個決定,去河南。

本來按照計劃,下一步他應該去陝西,然後去山西太原見一見自己的三弟。

最後再去河南山東。

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自然不能再按照原定路線了。

直接去河南和山東,實地考察黃河改道的可行性。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