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無題(2 / 2)

朱雄英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對蔣登貴說道:

“既然有了流水線法,就儘快落實。”

“不隻是生產鞍轡,彆的器具生產也可以效仿。”

蔣登貴連忙道:“是,臣這就安排人去做。”

接下來,陳景恪為他們具體介紹了流水線生產法。

特彆強調了一點,就是標準化。

先有標準,然後才有流水線。

這也是為何他要先弄度量衡工具的原因。

蔣登貴將這些一一熟記於心,以免將來犯不必要的錯誤。

將這些處理完,眾人終於來到了生產火器的地方。

這次陳景恪沒有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將火藥和火器的原理,告訴一眾工匠。

然後就針對現有問題,提出了改良措施。

首先是火藥,對原材料進行了提純,並拿出了顆粒火藥的製作方法。

此時的蔣登貴,已經完全被陳景恪折服,對他的話言聽計從。

更何況,根據經驗,他也能判斷出顆粒火藥的優點。

之後就是火器。

陳景恪拿出了自己‘設計’的新式火銃和火炮。

從火繩槍到火遂槍,再到定裝紙殼彈……火炮方麵也差不多。

他還對炮彈提出了兩種改良:

一種是在現有的圓形炮彈上,加個木頭底座。

還有一個,是直接將炮彈做成圓錐形狀,加一個小尾翼。

新樣式火銃火炮,暫時打造不出來,無法驗證威力。

但炮彈這個很簡單,馬上開工澆鑄了一批圓錐形炮彈,又找來一批圓形炮彈假裝木質底座。

然後眾人來到試驗場,進行試射。

“轟轟轟……”震耳欲聾的聲音響起,腳下的大地都在震顫。

朱雄英、陳景恪早就見過放炮,到還沒什麼。

徐妙錦本就年齡小,還是第一次見放炮,嚇的緊緊貼著朱雄英。

可把朱雄英給心疼壞了,伸手捂住她的耳朵,不停的安撫。

很快試射數據就出來了。

同樣的炮,同樣的火藥,圓錐形的炮彈射程最遠,命中率也最高。

其次是加了木底座的炮彈。

之前普遍使用的圓球炮彈,不論是射程還是命中率,都被甩在了後麵。

不信邪的蔣登貴等人,進行了多次試驗,最終也不得不接受了這個結果。

隻是改變一下炮彈的形狀,竟然就能有如此明顯的改變,再次讓眾人感到不可思議。

蔣登貴想到更多,炮彈都有如此明顯的改變,那新火銃和新火炮的威力又該有多大?

陳景恪也沒有吝嗇,開始詳細的為火器工匠們,講解火器的各種原理。

很多東西工匠能聽懂,很多東西他們就是有聽沒有懂了。

陳景恪也沒有強迫他們去理解。

目前來說,知其然就已經足夠了,無需知其所以然。

——

今天發生的事情,很快就送到了朱元璋桌案上。

看到陳景恪弄出流水線生產法,又改良火器,他表情平淡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認識這麼久,他已經習慣了。

陳景恪既然主動提出要去軍器局,那肯定是有所想法的。

而且根據他以往的風格,這個改變還會非常大。

現在這個結果,不過是有一次印證了猜測罷了,沒什麼值得奇怪的。

他更加好奇的是另外一樣東西:

“萬物之理,理科,力學……真想早點看看,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何如此的神奇。”

很快他就收起好奇心,下令軍器局全力研究新式火器。

軍器局發生的事情,很快就穿了出去。

文管集團的關注點,是太孫給所有工匠發棉衣。

太仁慈了,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明君。

於是新一輪的吹捧又開始了。

武將一方則更關注火器改良,接下來幾天,不少將領來到軍器局,親眼看看新炮彈的威力。

就連徐達都沒能例外,他來的還是最快的。

當時第一批顆粒火藥正好製作完成,新火藥新炮彈,威力比之上次又有所提升。

親眼目睹了改良後的火器威力,軍方將領都非常興奮。

催促軍器局加緊生產顆粒火藥和新炮彈,至於新式火器的研究,也不能落下。

其實不用他們催促,蔣登貴已經抽調了最優秀的火器工匠,一起研究新式火器。

陳景恪也沒有置身事外,幾乎有空就去軍器局,和工匠們一起研究新式火器。

期間又出手改良了許多工具。

大約半個月後,第一把火繩槍問世。

試射之後,威力確實比三眼銃要強太多。

朱元璋得知這個消息,放下政務帶著徐達等人,一起來到靶場查看。

當看到新式火銃,一擊就將百米外的靶子擊穿,眾人無不為之感到震驚。

朱元璋當即下令,加快研究新式火器,儘快使其投入實戰。

並命令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組建專門的火器軍隊,神機營。

前世由朱棣建立的神機營,提前了近二十年,被老朱給弄了出來。

陳景恪再次被抓了壯丁。

新式火銃是你設計的,肯定比彆人更了解使用方法,過來獻計獻策吧。

說實話,他對這玩意兒了解也不多,連前世的普通軍迷都不如。

不過和這個時代的人一比,簡直就是火器大宗師。

他將前世聽說過火器使用方法寫了下來,交給了朱元璋。

比如訓練短槍的姿勢,比如三段式射擊,比如炮兵的反斜麵作戰等等。

果不其然,再次鎮住了老朱等人。

第一杆火繩銃雖然造出來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量產了,很多工作其實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就要一點點試驗,總結出最佳口徑,最佳裝藥量,射擊壽命等等。

在缺乏理論指導的情況下,這些數據隻能靠無數次的試驗來摸索。

不過陳景恪的工作,到這裡差不多就結束了。

工匠們已經知道新式火銃是怎麼回事兒。

後續的試驗,以及燧發槍等的研究,他們已經可以自己進行了。

接下來,他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理科基礎教材的編寫中去。

去軍器局的次數則越來越少。

就在他忙碌的時候,朝廷也沒有閒著。

馬上就要過年,各部門都在忙著總結。

但這都不是最緊要的,眼下最為人矚目的,是攻打遼東之戰。

去年就計劃好的戰事,因為陳景恪的突發奇想推辭了足足一年。

這一年大明可沒閒著,一直在調集軍需物資,訓練軍隊。

眼下時機終於成熟,朱元璋正式下令攻打遼東。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