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遼東和我南方有什麼關係?憑什麼讓我出人出錢出糧?
雖然不敢明麵上反對,但這種思想卻一直存在。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這一點,痛罵這些人無知。
陳景恪正準備開口說什麼,朱雄英先一步說道:
“皇爺爺,此事的責任在朝廷,不在百姓自身。”
朱元璋眉頭一挑,問道:“朝廷的責任?怎麼說?”
朱雄英說道:“這就是愚民之策的必然惡果。”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朝廷不允許開啟民智,恨不得讓百姓變成沒有思維,隻知道乾活的牲畜。”
“那麼百姓眼睛裡,就隻有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他們不知道大明是一個整體,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彆說是南北方差異,就算是隔壁的州縣,對他們來說都是另一個世界。”
“大家自己都吃不飽肚子,又哪裡有閒心去管千裡之外的人的死活?”
“想要讓大明上下一心,就要主動去告訴他們這個道理。”
朱元璋反問道:“學堂遍及天下,人人皆有機會讀書,何言朝廷愚民?”
對這話,朱雄英很是不以為然:
“人人皆有機會讀書,理論上確實如此,可事實上能讀書的有幾個?”
“我讓錦衣衛調查過,很多地方的土財主都識不得幾個字,更何況是普通百姓。”
“就算是學堂裡的學生,就真的能理解什麼叫大明一體嗎?”
“不可能,他們學的書裡,沒有相關內容。”
“他們隻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天下是皇帝的,和我有什麼關係?”
“丟的地也是皇帝的,隻要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受影響就行。”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告訴百姓,大明是一個整體。”
“北方丟失,敵人就會殺到南方,搶走他們的妻女財富……”
朱元璋不置可否:“你可知這麼做的後果?”
朱雄英說道:“當然不能什麼都說,但可以告訴他們大明有多大。”
“讓他們知道,何為唇亡齒寒。”
“就如我們寫了《華夏簡史》,讓百姓和四夷懂得了華夏曆史,從而凝聚了人心。”
“我在江南能如此順利的收服四夷之心,也多得益於此書的傳播。”
“《防疫手冊》、《防蟲論》,讓百姓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這都是教化之功,百姓學習了這些東西,也沒有起來造反啊?”
“我大明要開創前所未有的盛世,就不能走前人的老路。”
“我們要試著走出一條新路子。”
朱元璋不禁點頭,說彆的他或許會不認同,會反駁。
可《華夏簡史》這個,他確實無話可說。
這本書起到的效果,超乎了他的想象。
為大明處理四夷事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而且這本書還在持續起作用,為民族大融合創造條件。
這確實是典型的教化案例。
朱雄英越說越興奮,侃侃而談道:
“我曾經和很多官吏聊過,他們都認為不可讓百姓知道天地之大……”
“雖然他們給自己找了很多光鮮的理由,但說到底還是怕百姓串聯到一起造反。”
“但這不過是朝廷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事實上,哪一次百姓造反,不是流竄數省之地,裹挾無數百姓?”
“最後攪得天下不寧,甚至有失國的危險。”
“普通百姓被愚弄,確實沒有大明一體的意識。”
“主動造反的野心家,又豈會不知道?”
“愚弄百姓的好處確實有,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朝廷和衙門的管理。”
“但由此帶來的害處也更大,人心因地域分割,就是其中之一。”
“景恪一直很鄙視趙宋,可我讀南宋史卻發現,他們也曾經想過要北伐。”
“但每一次還在準備階段就失敗了。”
“這其中固然有保守派在阻撓,但民心不支持才是最主要的。”
“南方百姓並不想北伐。”
“打仗消耗的是自家的錢糧,死的是自家的漢子……”
“將中原之地打回來,還要出錢出糧支援建設。”
“那乾脆給金、元朝貢,用錢糧換取和平,不是一樣的嗎。”
“這和大明當前情況何其相似?”
“北方人時刻麵臨北元威脅,支持朝廷北伐。”
“南方人沒有切膚之痛,就很不以為然。”
“因為您是開國之君,能壓的住這些反對聲。”
“後世子孫呢?恐怕也會麵臨和南宋一樣的局麵。”
“一旦北方有變,南方更願意關起門過日子,而不是支持朝廷打仗。”
朱元璋冷哼一聲,說道:“百姓不過是井底之蛙,愚不可及。”
朱雄英反駁道:“百姓的‘愚’是誰造成的?難道他們真的天生愚鈍不可教化?”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朝廷一邊愚弄百姓,卻又希望百姓能明大義這何其可笑。”
朱元璋臉色一黑,要不是因為你是咱大孫子,看老子怎麼收拾你。
不過心中有氣,總是要撒的。
於是他目光一轉,看向陳景恪:“這都是伱教他的?”
陳景恪連忙搖頭:“不是不是,這都是陛下、皇後、太子和大本堂諸位先生教的。”
“我就是一個小小伴讀,陪太孫讀書的,怎麼敢妄言教太孫。”
朱元璋氣道:“放屁,咱啥時候教他這麼和長輩說話了?”
“都是你小子將咱的乖孫給帶壞了,扣你一個月的俸祿,已做懲罰。”
陳景恪:“……”
朱雄英翻了個白眼,繼續說道:
“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前人已經給我們指明了道路。”
“始皇帝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在地理和製度上完成一統。”
“漢武帝獨尊儒術,在思想上完成一統……”
“我們都不需要想什麼新點子,順著兩人的思路往下走就可以了。”
“強化大一統概念,讓萬民都知道大明是一個整體,讓百姓知道什麼叫唇亡齒寒。”
“如此,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朱元璋這才點頭說道:“既然你這麼了解,那此事就交給你去做吧。”
“教化蠻夷之事,也一並交由你負責了。”
這就是要讓他正式插手政務了。
朱雄英欣喜的道:“謝謝皇爺爺,我一定會將事情做好的。”
晚上還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