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合格的宰相(2 / 2)

應天是大明的龍興之地,也是他們這群人的起家之地啊。

他們的半輩子,也同樣是在這裡度過的。

之前還不覺得什麼,這真要走了才發覺,是如此的難舍。

這時朱雄英出來說道:“皇爺爺才不老,您和皇祖母都能長命百歲,以後日子還長著呢。”

“況且洛陽和應天有水運連通,往返非常方便,您以後可以隨時過來走走看看。”

看到寶貝孫子,朱元璋心中的惆悵頓時消去了許多,笑道:

“哈哈,還是英兒會說話,那皇爺爺就努力活到一百歲。”

皇帝情緒好轉,群臣才敢說話,紛紛發表自己對應天的不舍。

然後就是對新都的期待,同時也是對未來的期待。

陳景恪默默的站在後麵,他對應天也有極深的感情。

畢竟從出生到現在,也在這裡生活了十八個年頭了,驟然離開自然有諸多不舍。

最不舍的其實還是老一輩,陳遠和馮氏兩口子走的時候,那才是一步三回頭。

不過他們並不是跟隨大部隊一起走的,而是提前半個月就由福清帶著去了洛陽。

其目的自然是去好好打理一下新家。

不隻是他們家,大多數人家其實都是如此,先一步派人過去打理。

等他們到了,可以直接入住。

隻不過人家家大業大人口多,可以派遣管家之類的過去。

陳家人丁稀少,隻能福清親自過去。

朱元璋也不是婆婆媽媽的人,感慨了一番之後,很快就收拾情緒下令開拔。

船隊緩緩啟程,從長江進入大運河一路向北。

而這也意味著,大明的政治中心北移,也代表著一個全新的格局即將呈現。

等路過山東段的時候,朱元璋站在船頭說道:

“京都放在洛陽,確實很有必要恢複隋唐運河,不知道白英那邊計劃的如何了。”

陳景恪回道:“早就計劃好了,隻是大明連年征戰,內部又變革不斷,實在不宜上馬大工程了。”

朱元璋點點頭:“這幾年確實苦了百姓了,接下來你可有什麼大計劃?”

陳景恪搖頭說道:“暫時沒有了,我準備好好經營書院。”

開書院傳授新式學問,這是早就計劃好的,朱元璋也同意了的。

就連書院都有朝廷親自籌建,和洛陽新城一起修築的。

所以朱元璋並不奇怪,而是揮退跟在身邊的人,問道:

“你對大明接下來的政策,有何建議?”

陳景恪說道:“有,我建議接下來五年,大明以休養生息為主。”

朱元璋眉頭一挑:“哦?這和你以前的激進完全不同啊。”

陳景恪解釋道:“說起來也不怕您生氣,以前的大明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座四處漏風的房子。”

“雖然您已經在儘力修補了,但您實在不擅長修房子。”

“表麵看這座房子在您的修繕下已經穩固了,實則留下了大量的隱患。”

“在這種時候,我隻能用激進手段將有隱患的地方拆除,然後重新夯實地基,並重新加固。”

這話要是彆人說,朱元璋肯定會嗤之以鼻,什麼玩意兒也敢說咱的政策有問題?

但陳景恪說,他卻覺得理所當然。

“是啊,若非你出現,咱還不知道大明有如此多的隱患。”

“你現在建議緩一緩,可是覺得地基已經夯實?”

陳景恪點頭回道:“是,也不是。如果大明的目標是漢唐,這些已經足夠了。”

“要想走的更遠,想實現帝國計劃,還需要做的更多。”

朱元璋並不意外這個答案,而是繼續問道:“那為何你要緩下來呢,需知時不我待啊。”

陳景恪回道:“張弛需有度,之前我們連年對外征戰,內部又進行大變革,已經讓百姓不堪重負。”

“現在是時候讓他們好好歇息一下了。”

大明連年征戰,國庫和民間都已經沒有存糧了,再打下去就會陷入漢武帝的窘境。

內部變革雖然都比較順利,但也帶來了動蕩,極大的影響了生產力。

比如強迫百姓遷徙,雖然稀釋了部分地區的人口,讓更多百姓分到了土地。

可那些土地不會自己長出糧食,需要人花費三五年的時間,把荒田改造成良田,然後才能生產出糧食。

說白了,大明表麵看強盛無比,內裡實則已經被掏空。

現在需要時間重新積蓄力量。

“而且很多新法的推進其實並不徹底,很多地方依然是新舊法並行……”

“大明也需要時間將新法貫徹到每一個人……”

“開海之後必然帶來工商業的發展,朝廷也需要時間來適應這種變化……”

“交趾需要時間才能消化,楚國也需要時間才能打造好……”

“雲南那邊的土司叛服不定,也需要時間去處理……”

“這一切都需要時間,而這個時間我預計是五年。”

“所以接下來五年,大明需要保持一個相對平穩的政治環境。”

朱元璋眼睛裡露出一絲讚賞,繼續問道:“為何是現在呢?”

陳景恪回道:“因為北元,不把北元徹底打痛,他們是不會讓我們休養生息的。”

“而且我們休息的同時,他們也在積蓄力量……”

“到時候雙方就會陷入無止境的拉扯中去。”

“現在永昌侯一舉擊潰了北元王廷,雖然讓偽帝逃走,但直屬於偽帝的部眾損失慘重。”

“他已經無力再彈壓下麵的大貴族……”

“據我所知,也速迭兒一直對汗位虎視眈眈。”

“如果我是他,定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所以接下來幾年,北元內部大概率會陷入內亂。”

“這正是我大明坐山觀虎鬥的好時機。”

朱元璋反問道:“難道大明不應該趁此機會擴大戰果嗎?”

陳景恪搖頭道:“如果大明繼續進逼,麵臨生死存亡,他們反而會放下成見聯合抵抗。”

“隻有他們感覺安全了,才會鬥的更狠。”

“不過草原人有個習慣,為了彰顯自己的強大收獲人心,必然會南下劫掠。”

“所以我推測,接下來幾年有誌於競爭汗位的草原大部落,必然會頻繁南下叩關。”

“大明最好做好防守反擊的準備。”

“而且咱們也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計劃了那麼久的碉堡網計劃,也可以慢慢的實施了。”

朱元璋終於大笑道:“哈哈……好好好,你已經是一名合格的宰相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