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1 / 2)

這個問題很棘手,怎麼回答都不好。

所以陳景恪沒有正麵回答,而是給他們分析講解了中央權力的構成。

“……票擬可以看做參政議政之權,批紅代表的是最終決策權,駁斥代表的其實是執行權。”

“以前丞相也擁有這樣的權力……皇權與相權之爭,爭的就是這些東西。”

“陛下廢除丞相製,將票擬、批紅權儘歸己身……”

“雖然沒有對駁斥權做出具體規定,但實際上這個權力下移到了六部等具體的衙門。”

“各衙門是執行機關,他們拿到陛下的最終決定,會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可行。”

“如果他們覺得有問題,就會提出建議……其實就是在行使駁斥的權力。”

“隻不過他們的駁斥權是經過弱化的,沒有強製性……”

“如果陛下不同意他們的意見,他們也隻能執行您的意誌。”

“丞相府的駁斥權才是完整的,他們對君主的政策不滿意,是可以拒絕執行的。”

為什麼駁斥權代表的是執行權呢?

很簡單,因為執不執行這條命令,是掌握了駁斥權的人說了算的。

具體執行政令的是六部等衙門。

這也意味著,誰掌握了駁斥權,誰就掌握了六部等衙門。

如果將這個權力給內閣,那麼就意味著六部等衙門,成了內閣的下屬機構。

朱元璋和朱標都恍然大悟,原來中央權力的構成竟然還可以這麼分。

這麼一剖析,他們心中生出許多的想法。

朱元璋說道:“內閣作為幕僚機構,向君主提供建議,其實已經具備了參政議政之權。”

“隻不過沒有票擬之權,他們始終有實無名。”

“給他們票擬之權,就是給了他們參政議政之名。”

陳景恪頷首道:“是的,給他們票擬權,就等於是為他們正了名。”

“以前他們的議政權,是陛下借給他們的。”

“如果給了他們票擬權,那麼他們的權力就是律法賦予的。”

名不正則言不順,在官場名義是非常重要的。

借彆人的權,和法律賦予的權力,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朱元璋思索道:“但他們也隻有參政權,沒有決策權和執行權。”

“隻要不將駁斥權給他們,他們就始終要受製於君主,無法和皇權相爭。”

陳景恪再次點頭,進一步分析道:

“人力有時而窮,君主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需要臣子輔佐才能治理偌大的國家。”

“這就意味著,君主必然要將自己的一部分權力,借給臣子才行。”

“決策權隻能掌握在君主手裡,不可假於他人。”

“那麼,能借出去的就隻有議政權和執行權。”

“議政權和執行權表麵看是並行的,實際上並非如此。”

“正常來說,掌握了議政權的人掌握了主動,執行權要受製於議政權。”

很容易理解,議政權掌握了政策的製定,執行人隻能被動執行。

自然是前者更主動。

“大明當前的局勢是,內閣在事實上掌握著議政權,執行權在各個衙門。”

“按理來說,內閣的權力應當在六部衙門之上,代行丞相之權。”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沒有票擬之權的內閣有實無名。”

“名不正則言不順,六部等衙門,不會聽命於一群幕僚的。”

朱雄英說道:“如果給了內閣票擬之權,他們就能蓋過六部了是吧。”

陳景恪搖頭道:“不,但就算陛下將票擬權給他們,他們依然壓不住六部。”

“原因很簡單,內閣學士才五品,六部尚書都是二品大員。”

“二品大員怎麼會甘心受製於五品官呢?”

在官場,除了職務品級也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規定,誰的品級高誰的地位就更尊崇。

五品和二品之間,更是天差地彆。

再說了,人家熬了半輩子熬到二品大員,又怎麼會心甘情願聽你一個五品官的?

朱元璋一拍桌子,說道:“對呀,五品官怎麼能命令二品官呢。”

“而且內閣雖然有議政權,卻沒有決策權和駁斥權,在法理上是無法直接命令六部各衙門的。”

“如此一來,內閣和各衙門就會相互不服氣,相互看不順眼。”

“沒有各衙門支持的內閣,猶如被關在籠子裡的老虎,是無法傷人的。”

還是那句話,名在官場太重要了。

內閣品級低,沒有駁斥權,所能發揮的權力始終是有限的。

前世張居正在官場罵聲一片,為何?

難道僅僅是因為他的改革,觸犯了官僚階層的利益嗎?

不是的。

因為他是通過非法途徑掌權的。

霍光等權臣的權力,是法律賦予的。

他們掌權在程序上是正義的,是名正言順的。

張居正則不然。

他作為內閣首輔實際上隻是個五品官,六部尚書是二品。

在職務上他可以命令六部尚書,可在地位上又低於六部尚書。

雙方是互相轄製的。

可是他勾結太監馮寶,掌握了最終決策權。

徹底壓倒了六部各衙門的主官。

你一個內閣首輔,勾結太監獲得了不屬於你的權力。

這已經不是權臣了,而是奸臣。

張居正的名聲差,也與此有關。

事情分析到這裡,朱元璋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票擬之權可以給內閣,不過咱要先給內閣立幾個規矩。”

朱標精神一振,說道:“您說。”

朱元璋說道:“其一,內閣學士永為五品。”

這一點很好理解,就是要讓你低品掌權,無法對等的和六部等衙門打交道。

“其二,不可給予其駁斥權。”

同樣的道理,駁斥權代表著執行權。

將駁斥權給了他們,就相當於給了他們命令六部等衙門的權力。

那樣的話,內閣就變成第二個丞相府了。

這是朱元璋不願意看到的。

“其三,內閣學士不可兼任。”

聽到這一條,朱標先是疑惑,繼而恍然大悟露出敬佩之意。

陳景恪也是敬佩不已。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內閣學士可以兼任,那麼六部尚書來兼任內閣學士呢?

六部尚書都二品大員,本就位高權重。

再讓他們兼任內閣學士掌握議政權,那權力可就太大了。

這一點連陳景恪自己都沒有想到,朱元璋卻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看出來了,還找到解決辦法。

果然不愧是老朱啊,這政治敏銳度是真的可怕

朱元璋又接連說了好幾條規矩,都是限製內閣權力的。

真要按照他的規矩來,內閣還真就是被關進籠子裡的老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