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借題發揮(2 / 2)

前世陳景恪人微言輕,什麼都做不了,這一世就不一樣了。

爺踏馬能做主了。

必須把這個標準搞起來。

想出國可以,隨時歡送。

但在國外居住一定年限,回國之後必須參加華夏文化考核。

“這個年限不能太短,這年頭出海做生意,一來一回兩三年都正常,太短了對這些人太不公平了。”

“以五年為期,就比較合適的了。”

“在國外生活五年,回國就要參加考核。”

“不合格的一律按照外國人對待,直到考核通過為止。”

“如此一來,那些大族必然會積極的創辦書院,培養自家弟子讀書。”

“書院多了,普通人進學的機會也會增多,教化這一塊的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朱雄英高興的道:“好,這個法子好。”

“經曆了南洋事件之後,海外的明人應該都明白,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依靠,是多麼的重要。”

“他們必然會更加頻繁的往來大明,強化和大明的關係。”

“在這彙總情況下,他們就必須要主動學習華夏文化。”

“果然,朝廷不需要出一分錢,隻是一點點政策上的變動,就能做成此事。”

“景恪你真是太聰明了。”

朱標露出深思之意,這個辦法確實好,但也有缺點。

“讀書成本非常高,普通人是沒機會進學的。”

“此法對海外生活的普通人,是否太不公平了?”

陳景恪說道:“此事簡單,我們縮小考核範圍就可以了。”

“編寫一本教材,考試內容全部從教材裡選取。”

“而且又不是考狀元,試卷沒必要那麼複雜困難。”

“隻要通讀過這本教材,差不多就可以合格。”

“到那個時候,此書必然是人手一本。”

“有些人不識字也沒關係,讓他們口述某一段內容即可。”

“比如問他唐太宗是什麼人,有什麼事跡之類的,隻要他能答個大差不差就可以了。”

“如果他不識字,也從來沒有聽過這本書裡的內容,那就隻能先委屈他們了。”

朱雄英接話道:“如果連這都做不到,那他們這輩子也不用回來了。”

朱標終於被說服,說道:“沒有十全十美的政策,這個法子確實已經儘可能的照顧更多人了。”

“而且還能將編寫教材的事情交給保守派,既能安撫他們,也能保證這本書的思想不會偏離。”

朱雄英心中一動,補充道:“為了防止藩屬國在文化上離心,可以要求所有藩屬國,必須統一采用這一套標準。”

“至少要保證南洋和大明保持文化同步。”

朱標點點頭,就算朱雄英不說,他也會這麼做的。

三人又商量了一會兒,正式將此事給敲定下來。

就在朱標以為話題結束的時候,陳景恪再次開口,說道:

“借助南洋事件,我們開可以調整一下對蠻夷的政策。”

“近些年朝廷的宣政製度推行不理想,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蠻夷首領暗中阻撓。”

其目的自然是為了自身利益。

隻有部民保持原樣,他們才能永遠高高在上。

一旦部民接受了教化,成為真正的大明子民,他們還怎麼當人上人?

所以,這些部族首領一直在阻撓宣政使的工作。

朝廷不想激化矛盾,所以一直都沒有采取什麼措施。

現在是時候動一動了。

“雖然部落首領一直阻撓,但這麼多年下來,宣政還是有一定成效的。”

“這就為我們調整政策創造了條件。”

“而南洋慘案,就是我們調整政策最好的借口。”

“漢人缺少教化,都能變成這般模樣,蠻夷從未接受過華夏文化熏陶,情況隻會更嚴重。”

“為了杜絕南洋之事在大明本土發生,宣政製度必須要變。”

“原本宣政製度是勸導性質的,並不強迫接受,學不學全看部民自願。”

“現在不同,變成了強製性學習。”

“所有部民,必須學習華夏文化,凡阻撓者一律按謀逆罪論處。”

“這麼做肯定會引起一部分蠻夷首領的反抗,正好出兵將他們剿滅,也算是殺雞儆猴了。”

他之所以敢這麼強硬,還是因為這幾年的政策,讓蠻夷享受到了好處。

更準確的說,他們享受到了當大明子民的好處。

分配土地,各種物美價廉的商品,自己產出的物資也有了銷路。

具體來說就是,在思想上接受了一定的熏陶。

在經濟上,對大明產生了嚴重依賴。

以前他們自給自足,對大明無所求,一個不開心就遁入深山老林了。

現在享受了好處,再想走就難了。

朱標也明白這個道理,對這個建議非常滿意,不過他還是補充道:

“此法可以先在南方和西南施行,雲南和交趾依然采用原本的政策不變。”

朱雄英拍胸脯,驕傲的說道:“放心,南方和西南保證不會出問題。”

在這件事情上,他確實有驕傲的資本。

因為當年的事情,南方和西南的土民,對他這個太子非常的尊敬。

這些年一直是他在負責這兩個方向上的事務,處理的也都非常恰當。

可以說,南方和西南有今日的成績,他居功至偉。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實打實的功績打底,群臣才會對他心服口服。

任由他代替朱標處理軍國大事。

與這兩個地方不同,雲南和交趾的蠻夷部落,對朝廷的抵觸心理依然很強烈。

如果強製推行新政,必然會生出事端。

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這個道理。

眼見又一重大難題,有了階段性進展,朱標更是開心。

“景恪你數年布局,終於有了成果啊。”

“一旦新政策落地,南方和西南將正式納入朝廷有效統治範圍,此乃萬世之功也。”

陳景恪謙虛的道:“此事能成,離不開太上皇和皇上的英明領導……”

“咳……”朱雄英乾咳一聲,挺直了胸膛。

陳景恪心下莞爾:“當然了,太子德服四夷,功勞也非常大。”

朱雄英這才露出滿意的表情。

做人要實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屬於我的功勞,不能給我黑了是不是。

以後提起平定南方的功勞,必須得把我的名字帶上。

朱標直接無視了他了,繼續問道:“還有什麼想法嗎?”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有,可以把此事和大分封放在一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