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巾幗不讓須眉(1 / 2)

錫蘭島,燕王府臨時行在。

姚廣孝邁著穩重的步履前往朱高熾的寢殿,沿途的官吏、近衛、侍者,紛紛向他行禮。

他腳下不停,隻是微微頷首表示禮節。

不一會兒就到達了目的地。

說是寢宮,實際上就是一座大院子,其規模還不如大明的地主老財。

不大興土木,倒不是他們勤儉節約什麼的。

而是要通過此舉激勵所有人,他們的目標是次大陸。

這裡隻是臨時落腳點。

想要舒適的生活,等打上次大陸了再說。

這一招確實很管用,從王府的領導層到普通百姓,都做好了心理準備。

當所有人都被動員起來的時候,工作效率是非常可怕的。

隻用了小年半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安置工作。

軍隊也騰出手來,開始做恢複性訓練。

姚廣孝今日過來,就是向朱高熾彙報情況,並就未來計劃交換意見。

以他的地位完全可以直接進去,但還是停在門外等內侍通報。

倒不是他多麼的重視禮節之類的。

如果房子裡的是朱棣,他反而不會講究那麼多。

但朱高熾不同,他是幼主威望不足以服人。

如果姚廣孝太隨意,就會讓人產生誤會,以為他不尊重朱高熾。

從而對朱高熾生出輕慢之心,這是非常危險的。

現在他都如此恭敬,其他人自然不敢逾越。

很快內侍就出來通報,世子請他進去。

姚廣孝又整理了一番儀表,才恭敬的進去。

剛進門,就見到世子妃張氏在門口迎接。

他連忙行禮:“參見世子妃。”

張氏客氣的道:“大師多禮了,快請上座。”

看著嫻雅大方的張氏,姚廣孝心下感歎,世子娶了個賢妻啊。

就在這時,朱高熾虛弱的聲音傳來:

“大師,你來了,快坐。”

姚廣孝幾步來到床前,看了看朱高熾蒼白的臉色,很自然的伸手替他把起了脈。

“世子的脈象又強勁了許多,這是好現象啊,好好修養一些時日就可以恢複了。”

張氏臉上露出喜色,不過依然沒忘了表示感謝:

“多虧了大師醫術高明。”

姚廣孝說道:“也是世子吉人自有天佑,正所謂大難之後必有大福。”

“這預示著我們此行必能得償所願。”

朱高熾輕笑道:“總算是聽到好消息了,再躺下去我就要發黴了。”

“關鍵是,若因為我的身體拖累了王府的計劃,這罪過就大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朱高熾這大半年的經曆,就是這句話最好的寫照。

出海的時候他躊躇滿誌,準備大展拳腳開創一番事業。

然而剛上船不久他就倒下了。

先是暈船。

以前他在內河上乘過船,沒有暈過,就以為自己不會暈船。

隻是大海上的風浪遠非內河所能比,幾下就將他顛翻了。

本來都以為隻是普通暈船,大家也沒放在心上。

暈啊暈啊就習慣了。

然而很快大家就發現情況不對。

他的暈船非但沒好轉,還更加的嚴重了,緊接著就被診斷出水土不服。

兩種病加在一起,要了他半條命。

但這還不算完,好不容易到了錫蘭島,身體虛弱的他又感染了瘧疾。

從大明來到異國他鄉,大家本就有些忐忑。

現在主心骨又倒了,這下所有人都慌了。

就連姚廣孝都有些束手無策。

他威望再高也隻是燕王府的幕僚,權力來自於王權的信任。

這一點和陳景恪類似,本身隻是伴讀,權勢來自於皇家的信任。

現在王府的主人病倒,他這個謀臣是沒有權力命令其他人的。

他算過一萬種挫折,唯獨沒有算到這一種。

向大明求援?

剛到錫蘭島世子就快沒了,你讓朝廷怎麼想?

而且去大明求援,一來一回要半年的時間,黃花菜都涼了。

就在這人心惶惶的時刻,一個誰都沒想到的人站了出來,迅速穩定人心。

那就是世子妃張氏。

她先是召集王府所有管理層開了個會,會議開頭她就直說:

“軍國大事本不應由我一婦道人家過問,然形勢危急,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隻是我一婦道人家,又能做得了什麼呢,事情還是仰仗諸位來做的。”

“諸位皆是我的長輩,是陛下和大王信任之人,希望能助我夫妻二人渡過難關。”

說完就起身行禮。

眾人對她的反應皆驚訝不已,倒不是因為這番話有多高明。

而是在這種關鍵時刻,她表現出來的沉穩,實在太難得了。

要知道,她今年才十六歲。

之前一直養在深閨,和世子成婚也才半年多。

說實話,沒有人把她當回事兒。

世子病倒的時候,也從來沒人問過她的意見。

但恰恰就是她,在這危急關頭站了出來。

姚廣孝和楊璟反應過來之後,馬上就意識到事情來了轉機。

立即起身大禮參拜:“臣等必不負陛下、大王所托。”

他們兩個人表態,其他人也跟著起身表示忠誠。

接著,姚廣孝就趁熱打鐵說道:“國不能一日無主,世子病重無法理事,理當世子妃暫攝國政。”

楊璟也表示支持。

姚廣孝的地位就不說了,楊璟也不簡單,他是燕王府軍方統帥。

事實上,如果朱元璋在這裡,肯定非常震驚。

洪武十五年就已經病逝的營陽侯楊璟,為何還活著,為何會在燕王府?

說起來,事情還是要回到胡惟庸案上。

胡惟庸作為丞相,又是淮西集團在朝中的話事人,誰不想和他搞好關係?

楊璟自然也不例外,沒少給他送禮什麼的。

本來隻是很正常的人情往來,但等胡惟庸事發,情況就變了。

人情往來就變成了罪證。

楊璟數次跟隨徐達征戰,兩人關係非常好,於是就求到了他的頭上。

徐達自然知道他是無辜的,心軟之下就幫了他一把。

當時朱元璋殺紅了眼,正常勸諫是沒什麼用的。

他們就想了個辦法,詐死。

人死賬消,老朱就算想大肆株連,也不會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清算一個死人。

事實也確實如他們所想,得知他的死訊老朱也不搞株連了,還追封他為芮國公。

而楊璟,則在徐達的安排下,進入了燕王朱棣手下任職。

至於朱棣為何要幫助嶽父欺騙父親,曆史上沒有記載,後人隻能自己猜測。

反正,楊璟確實承了這份情,對朱棣忠心耿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