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土雞瓦狗(2 / 2)

然而,真正打起來的時候,一切都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本來他們想派遣一支騎兵,從側翼騷擾一下潘地亞軍。

結果那支騎兵直接將敵軍後方軍陣衝垮了,然後一路斬將奪旗,完成了擒賊擒王的壯舉。

敵軍見軍旗被砍,直接原地投降了。

這個結果,簡直讓朱高熾不敢置信。

啥情況?這就贏了?

不管怎麼說,贏了總是好事兒。

戰後總結的時候,大家將疑惑說了出來。

在想不通之下,隻能歸結於這個將領無能不得人心之類的。

對於潘地亞的總體戰鬥力,大家依然保持謹慎態度。

但接下來的發展,卻一次次打破了他們對這個國家和族群的認知。

一觸即潰、望風而降這兩個成語,簡直就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

朱高熾卻不敢掉以輕心,派人進行了調查,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種姓製害的。

占人口絕大多數的首陀羅人,作為社會的最底層,已經被種姓製度給奴化了。

他們相信命運,並嚴格遵守所謂的命運,完全沒有反抗意識。

根據教義很多首陀羅人都不允許持刀,他們做飯都是把刀放在木板上,拿著菜往刀上撞。

他們不光不反抗高種姓人的奴役,也同樣不反抗外來人的統治。

所以,燕國打過來了,他們站在一邊冷眼旁觀。

吠舍人數也不少,但他們主要經商。

商人的秉性,全世界都一個樣,指望他們站出來抵抗那是笑話。

至於婆羅門和刹帝利,已經腐化的他們,也幾乎沒有戰鬥力可言。

縱使少數高層還保持著血性,也改變不了大局。

了解了這種情況之後,朱高熾不得不再次感歎道:

“陳伴讀真是有先見之明啊。”

楊璟好奇的問道:“不知陳伴讀說了什麼?”

朱高熾就將陳景恪對種姓製的評價,以及占領次大陸之後,燕國該采用何種方式存在講了一遍。

“他對種姓製的評價,完全應驗了。”

“將漢人和身毒人分開治理,想來也是為了防範被種姓製汙染。”

楊璟也不得不佩服的道:“都說智者不出門,能知天下聞。”

“陳伴讀真乃天下少有的,擁有大智慧之人。”

“我知道的人裡麵,能與他相比的唯有誠意伯和道衍大師。”

姚廣孝謙虛的道:“楊將軍謬讚了,誠意伯我沒有見過不好點評,但陳伴讀實乃天下第一智者。”

“我豈敢與之相提並論。”

“陳伴讀所製定的一國分治之策,越想越是精妙。”

“尤其是親眼見到種姓製下,身毒人的意誌之後,貧僧更覺得這實乃燕國長久的唯一的法門。”

朱高熾斬釘截鐵的道:“一國分治,將是燕國的國策不可動搖,我要將這一條寫在律法和祖訓裡。”

這些都是征服途中的小插曲,並不影響燕國的整體戰略。

隻用了一個多月,燕國大軍兵臨潘地亞國都城之下。

就在楊璟準備攻城的時候,卻被姚廣孝阻止了。

“潘地亞正在集結最後的兵力勤王,我們不妨等一等。”

楊璟疑惑的道:“為何要等等?不應該趁他們勤王大軍未到……”

說到這裡,他似乎想到了什麼,說道:

“大師是想圍困王都,然後以逸待勞攻擊他們的援軍?”

姚廣孝搖搖頭,說道:“非也,我是想畢其功於一

役。”

“讓他們將最後的軍隊集結起來,咱們正麵一舉將其擊潰。”

“如此就可以徹底擊垮潘地亞人的反抗意誌。”

“同時還能震懾德裡蘇丹國,為我們穩定潘地亞爭取時間。”

楊璟眼睛一亮,說道:“大師高見。”

“潘地亞人都是軟骨頭,就算他們集結十萬大軍,也不過是土雞瓦狗。”

“他們主動將軍隊集結起來,還省的我們東征西討了。”

之後兩萬燕軍將擁有四萬守軍,十餘萬居民的潘地亞王都給圍住了。

還是圍而不攻那種。

潘地亞人反而有些摸不著頭腦了,燕軍這是什麼意思?

為何不攻城?

難道是怕攻城傷亡太大?想把我們圍困死?

那就想太多了。

王都可是囤積了大量糧食的,也不缺水。

真比消耗,還不一定誰能耗的過誰。

況且勤王大軍源源不斷到來,耗的時間越長,對他們就越有利。

於是雙方就這麼詭異的停了下來。

如此又過去一個月,潘地亞將全國剩餘的五萬多兵力,全部抽調到王都。

正如姚廣孝所說,成敗在此一舉。

鄰居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德裡蘇丹國不可能不知道。

他們也被燕軍的強大給鎮住了。

要知道,潘地亞的殘餘力量,可是和他們纏鬥了數十年。

在燕軍麵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那自己的軍隊麵對燕軍,豈不是也很危險?

不過他們還是有點不敢相信這一切,以為燕軍采用了什麼奸詐戰術。

現在潘地亞集結了全國剩餘兵力,在王都和燕軍決戰。

正麵決戰沒有那麼多陰謀詭計可使用,燕軍戰力如何打完就知道了。

而且他們還做了好幾手準備。

如果燕軍敗,或者兩敗俱傷,他們都會趁此機會出兵,得漁翁之利。

如果燕軍大勝,他們就地防守,然後和燕國簽訂和平條約。

承認燕國對潘地亞的統治。

事實上,整個次大陸都在關注著這一戰。

又半個月後,燕軍和潘地亞軍進行了總決戰。

最終的結果沒什麼好說的,兩軍交戰的時候,楊璟率五千騎兵從側翼對潘地亞軍進行了切割。

潘地亞軍首尾難顧徹底崩潰。

十萬大軍死在燕軍手裡的不到一萬人,被自己人踩踏死的反倒有將近兩萬。

潘地亞國主和一眾貴族見此,沒有絲毫猶豫,立即獻上降表。

姚廣孝下令,全軍進城,三日不封刀。

——

就在燕國大軍所向披靡的時候,一封密信從錫蘭島發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洛陽。

杜同禮看到這封密信大驚失色,立即找到陳景恪彙報情況。

陳景恪看到信的內容,也露出不敢置信之色。

吩咐杜同禮保密,就連忙出宮找到了在家裡養花逗鳥的徐達。

“徐伯伯,你真是好大的手筆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