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上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傳了出去,這一下天下震驚。
不過大家關注的不是新大陸,而是良種。
畝產千斤,是真的嗎?
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飄向了宮裡。
可千萬要是真的啊。
陳永和等人第一時間就感受到了改變,本來高高在上的官吏們,突然變得和藹起來。
見了他們不但笑臉相迎,對於他們的需求也都是儘可能的滿足。
用一名鴻臚寺的官吏的話說就是:
“對他們好不是因為他有機會封侯,而是因為他帶回了良種。”
“彆說畝產千斤,就算折半隻有五百斤,那都值得給他立生祠。”
這讓陳永和等人受寵若驚,同時也首次感受到了驕傲。
其實他們沒少後悔冒這一趟險。
兩年多時間,九死一生,同伴折損四十多人。
就算發現新大陸又能如何?真就能補償自己的損失?
可是現在,大家的感激讓他們改變了想法。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們發現了新大陸,帶回了良種,可以拯救無數人命。
華夏子民,真的會感激我們。
接下來就是等待,等著宮裡的消息。
就連朱雄英離京南下,都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畢竟太子雖然重要,可和良種比起來又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隻有官場的人,才會重視這個問題。
沿途官吏都做好了完全準備。
不能讓太子在自己的轄區出問題,更不能讓太子發現自己轄區有問題。
尤其是南方幾個省份的官吏,更是如臨大敵。
與之相反的,那些華夏支脈的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則興奮不已。
太子終於又來看大家了,一定要好好招待他。
部落的高層則不然,他們自然知道太子這個時候過來不簡單。
他們需要考慮,哪些地方可以讓步,哪些地方必須爭取。
畢竟沒人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的利益。
——
有一個群體,在關注良種的同時,更加關注新大陸的發現。
那就是勳貴集團。
很簡單的道理,大分封。
誰都知道,大明周邊的土地根本就不夠封的。
遠洋分封是必然的結果,炎洲、西洋都有可能。
至於自家會被封到哪,誰都不知道。
現在新大陸被發現,他們第一時間想到
的,自然也是分封。
藍玉直接找到陳景恪,開門見山的就問:
“殷洲那裡,朝廷到底是什麼個章程?封還是不封?”
陳景恪說道:“結果不是明擺著的嗎,萬裡之外的大洲,朝廷怎麼統治的過來。”
“分封是必然的。”
藍玉絲毫不覺得意外,說道:“和我們想的一樣,就是找你確認一下才能放心。”
“既然要分封,大家的意思是,能不能組織人提前去勘探一番。”
陳景恪笑道:“就算你不來找我,陛下也會找你們的。”
“明年朝廷會牽頭組建探險隊,對殷洲進行全麵探索,並建立據點。”
“未來十到二十年時間,建立一定的城池,然後嘗試在那裡進行分封。”
藍玉皺眉道:“十年二十年?照理說也不算太久,可就怕有些人等不到那個時候啊。”
這是現實,大明立國三十年,建國一代人都老了。
大部分都熬不到那時候了。
陳景恪淡淡的道:“等不了可以選擇炎洲,或者在大明周邊選一塊地方。”
“願意等的,可以將爵位傳給子孫……大明還能把他們的封國賴掉不成。”
藍玉點點頭,沒有再討論這個問題,轉而問道:
“你覺得,選炎洲好還是新大陸好?”
陳景恪瞟了他一眼,說道:“藍春和藍斌才多大,你操這個心有點太早了。”
藍玉追問道:“但作為父親,我不能不為他們謀劃。”
“再說了,你身為他們的師父,也不能就這樣乾看著吧。”
陳景恪頓了一下,才說道:“炎洲以及大明周邊的封國,必將受製於大明。”
藍玉說道:“但也有好處,有大明盯著不容易發生動蕩,可以多傳承一些年。”
陳景恪點點頭,繼續說道:“西洋很多地方也可以封,但那裡環境複雜,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外國給滅了。”
“新大陸遠離大明,也沒有強大的外藩勢力,發展潛力巨大。”
藍玉嗤笑道:“沒有外藩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人,恐怕那裡早晚會重演春秋戰國亂局。”
陳景恪也沒有反駁,說道:“這種可能很大……所以想封在哪裡就看自己的選擇了。”
藍玉說道:“各有各的好處和壞處,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沒有選擇的權力啊。”
陳景恪說道:“至少開國功勳是有資格自己挑選的,你想好去哪了嗎?”
藍玉搖搖頭說道:“我不著急,我這輩子是不準備離開大明了。”
“怎麼選那是藍春和藍斌的事情。”
“況且有你這個老師在,我就更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陳景恪倒沒有反駁什麼,這倆孩子現在一天倒是有大半天在自己家度過。
尤其是福清,簡直是當親兒子養的,想不管都不可能。
說起親生孩子,自己今年也二十五六了,是時候考慮一下了。
就算自己不在乎,也要為父母和福清考慮一下。
不過這事兒急不來,到時候再說吧。
藍玉跑過來問這個問題,自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替他那一係的人問的。
有了這個答複,那些人自然會根據自己需要,做出他們認為正確的選擇。
藍玉走了之後,徐達也過來詢問了一下。
得到的答案自然是大同小異。
不過對於自家的封地,徐達很肯定的給出了答複:
“炎洲,再說也由不得我們選。”
確實如此,作為皇親國戚,他們家不可能封的太遠。
炎洲不遠不近,是最好的地方。
接下來幾個月,大明一點都沒閒著。
持續不斷地往燕國輸送人口和物資,燕王和晉王那邊發動戰爭,也需要大量的物資。
明年開春新的諸侯王就要前往封地,朝廷必須為他們準備足夠的資源。
可以說,整個朝廷猶如擰緊的法條,一刻不停的轉動著。
而朱雄英也順利到達南方,和諸部首領舉行了會盟。
再次就一個華夏思想達成共識,並就華夏思想的推廣進行了磋商。
最終在皇太子的軟硬兼施下,諸部全盤接受了朝廷的新政策。
但同時他們也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皇太子納幾名土民女子為妃。
朱雄英立即就明白了他們的打算。
大分封。
將來這名女子生下孩子就是親王,要建立封國的。
到時候這些人在大明混不下去了,去封國也是皇親國戚。
對於這個打算,他倒是沒說什麼。
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且他也有自己的謀劃,就順水推舟的將那幾名女子納入了後宮。
彆說,那些女子一個比一個水靈。
見他接納了這些女子,那些土人首領就變得更好說話了。
各種政策順利落實。
與此同時,陳景恪正在參加一次典禮。
修建了兩年多的鐘樓終於完工。
對於這個鐘樓,朱標
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親自過來參加了典禮。
二十八丈高的鐘樓,在洛陽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看到。
上麵碩大的鐘表時刻提醒人們,時間的重要性。
當然了,大家最關注的還是殷薯,都在扳著手指計算收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