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依然保持著理智,對這個產量給出了中肯的看法:
“咱這半分地,用的最好的水肥每日精心照料,普通百姓家哪有這個條件。”
“所以正常產量不可能這麼高的。”
李善長接話道:“不過就算折半,也是驚人的產量了,此實乃陛下之功也。”
其他人紛紛附和,都是陛下的功績啊。
甚至有人喊出了大明將永無饑饉的口號。
對此大家都是一笑了之,純當他高興瘋了口不擇言。
方孝孺的唯物史學早就給出過定論,生產端固然重要,但分配端也同樣重要。
很多饑荒並不是生產端出問題,而是分配端出了問題。
這個理論已經為越來越多人所接受。
殷薯產量高固然好,可靠它想實現永無饑饉就是笑話。
不過也不能因此就否認它的優勢。
糧食多了,漏給底層的就多一點,能少餓死一些人。
至於品嘗殷薯,這個建議沒人敢提。
就這麼點全都是種子,誰敢提議吃種子糧啊?
不過老朱也不是死板的人,挑出一些特彆小或者有損傷的,給大家每人分了一小塊。
品嘗之後清脆甘甜,吃起來口感非常好。
這下眾人再無疑慮,此真乃濟世良種。
陳景恪也被分到了一小塊,隻有一顆雞蛋黃那麼大。
他仔細品嘗,確實是前世的味道。
二十多年沒吃,他都快忘記這種味道了。
但他相信,以後前世的種種,必將在這個世界出現。
甚至發展前景還要超過前世。
這就是他穿越最大的意義。
解縉品嘗過後不停點頭,表示回去一定要大書特書,向天下人介紹這良種。
陳景恪就趁機將薯葉的吃法,以及薯藤的用處都大致講了一下。
這讓解縉更加高興。
百姓最困難的,就是糧食收獲前的那兩個月。
舊糧吃完新糧未收,俗稱青黃不接。
那段日子最是難熬,百姓隻能吃野菜過日子。
即便現在生活有所改善,在青黃不接的時期,百姓依然是半糧半菜勉強果腹。
如果薯葉子也能吃,那對百姓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好消息。
接著他又仔細詢問了殷薯的種種情況,包括育苗、種植、照料等方法。
陳景恪就趁機將前世的經驗,夾雜著告訴了他。
等這些消息傳開,能為殷薯的推廣創造一些條件。
看著興奮的眾人,方孝孺卻說道:
“恐怕世人永遠都不會知道,良種的發現,景恪居功至偉。”
解縉不解的朝他看去。
陳景恪也很莫名其妙:“良種是陳永和他們千辛萬苦尋回,與我有什麼關係?”
方孝孺說道:“若無你主張開海,他們哪有機會出去探險。”
陳景恪露出一個大無語的表情:“那照你這麼說,這一切都是老祖宗的功勞。”
“若沒
有祖宗哪來的我們,沒有祖宗造出來的船,我們怎麼出海?”
“我看你是研究唯物學研究出毛病來了。”
“雖然萬事萬物都有內在聯係,不能孤立看待,可也不是你這種聯係法啊。”
解縉也失笑道:“方兄你研究學問研究傻了啊,這話可不能對外人說。”
“否則人家還以為陳伴讀要搶人功勞呢。”
方孝孺皺眉道:“我這麼說真的有問題?”
陳景恪肯定的道:“有,有大問題,你這簡直就是地痞盲流思維。”
方孝孺卻露出釋然之色,說道:“那就好,看來我之前確實糊塗了。”
這下輪到陳景恪和解縉搞不懂了,你這是鬨哪門子?
方孝孺解釋道:“很多東西想的太深反而容易入魔,最近關於內在聯係方麵,我就有點魔怔了,把握不好度。”
“方才問你,不過是想讓你幫我確認一下界限在哪。”
陳景恪了然的點點頭,這種情況經常出現。
複雜的問題能解決,簡單常見的問題反而會陷入迷茫。
“這事兒咱們回頭在討論,而且我的《大同世界》也是時候發布了。”
“你們兩個都去幫我看看,做最後的審核。”
兩人都眼前一亮:“好,你終於肯出手了。”
——
接著老朱就宴請群臣,以慶祝殷薯豐收。
陳永和等八十多人也被邀請參加。
這可把一群人高興壞了,要知道之前他們都是普通百姓,隨便一個胥吏都能拿捏他們。
哪能想到,有遭一日可以參加皇家宴會。
而且今天的文武百官一個比一個和氣好說話。
當然,他們也不是傻子,知道原因是什麼。
更知道,這種和諧僅限於此時此地。
宴會上,老朱當場表示要給陳永和封侯,其餘人皆有封賞。
這下眾人狂喜,站出來叩謝皇恩。
群臣都毫無意見,畝產千斤的結果一出來,封侯就是必然的。
還是那句話,皇帝要是不封他們都敢罷工抗議。
而且傳出去也沒人會幫皇帝說話。
後人看到這段曆史,也會罵皇帝昏庸。
陳景恪趁機提議,要為所有人樹碑立傳,包括那些死在路上的人。
“都是華夏的勇士,大明的壯士,理當受萬民紀念。”
對此老朱自然也沒有意見,這事兒說起來也是他們父子的功績。
畢竟良種是在他們當政時期發現的。
紀念的越隆重,就愈發能襯托皇家的功績。
陳永和等人對他也是感激不已,陳伴讀果信人也。
當初說要為眾人樹碑立傳,沒想到現在還記得。
第二天,封侯的旨意就下達了。
陳永和為壯良侯,其餘人各有封賞,最低也是個勳位。
真可以說惠及子孫。
畝產千斤的良種被證實,民間瞬間就沸騰了。
這個消息以驚人的速度,向天下傳播。
每到一地,都能引起巨大的討論。
不過也不是沒有人懷疑,畝產千斤怎麼可能。
這不扯淡的嗎。
然而沒多久大明周報的加刊就發行了。
頭版頭條就是良種的消息,並且用一整個版麵介紹了殷薯的特征、播種和食用方式。
這一下再無人懷疑。
大明周報作為唯一一家媒體,代表的就是朝廷,它的信譽自然沒有人懷疑。
於是天下沸騰。
總結起來一句話,百姓無不盼望良種到來。
就在這個時候,朱雄英從南方滿載而歸。
兩方麵的滿載而歸,一方麵是政治上的目的基本達成,諸部落同意了強製學習華夏思想。
二方麵是後宮,多了六名嬪妃,個頂個的漂亮。
不過他的回來,正如之前離開那般,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
就連老朱、馬娘娘都沒空搭理他,因為蒸汽機研究院終於有成果了。
比起這個,甚至良種的事情都要往後稍一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