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不能光口頭說,朝廷還要拿出相應的態度。
比如來自朝廷的肯定,比如在報紙上刊登犧牲的將士們的事跡,對他們進行表彰等等。
光靠這些依然不夠,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這些大道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在乎什麼族群大義。
所以,還要讓他們明白,何為整體何為個體。
華夏大明是一個整體,東南破敗整個國家都會受到影響。
當年北方破敗,不就是靠著南方征收重稅,才支撐過來的嗎?
而且誰敢保證下次受災的不是你的家鄉?
如果今天你不幫他們,下次你家受災了,能指望彆人來救你?
思想工作做好了,才能降低發生嘩變的概率,才能讓將士們爆發戰鬥力。
然後就是合理的救災措施,各種工具器械之類的,能準備的都要儘可能的準備好。
還有各種物資也要跟得上。
林林總總,他說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才結束。
老朱見他考慮的如此周到,心中的擔憂也放下來不少。
這說明陳景恪不是一拍腦門想到的主意,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按照以往的經驗看,他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很少出錯。
接著老朱又詳細詢問了一些細節,對如何救災心中有了大致的了解。
之後他招來內閣學士以及藍玉、湯和、傅有德、馮勝等人,商議軍隊抗災救民之事。
結果自然是遭到了眾人的反對。
很顯然,大家都怕發生兵亂。
陳景恪出麵,解釋了出動軍隊的原因,以及大致的方略。
但很顯然,群臣絲毫不為所動。
倒也不能說他們冷血,而是不敢冒險。
隻要軍隊不亂,出再大的事兒國家都亡不了。
軍隊亂了,多少善政都補救不回來。
彆的事情都能賭,唯獨不能拿軍隊賭。
陳景恪自然也知道,靠這些說服不了他們,所以他還準備另外一套說辭:
“未來天地會發生一場大變故,類似的天災會變多。”
“如果今日朝廷不敢嘗試探索出更多道路,將來子孫隻能坐困愁城。”
群臣:???
你什麼意思?
平日裡對神神道道最不屑的安平侯,竟然也開始搞玄學了是吧?
馬上就有人質疑:“安平侯勿要危言聳聽。”
“你說有大變故,那麼請問變故是什麼?何時會發生?”
就連鐵杆盟友徐達和邱廣安,都認為他是故意嚇唬大家的。
陳景恪卻默然不語,溫寒變隻有極少數人知道,沒有得到老朱的允許他是不能隨便說的。
就在眾人以為,他謊言被拆穿無言以對的時候,老朱卻開口了:
“你們知道夏蟲不可語冰嗎?”
眾人臉色一變,這是貶義詞,老朱用在這裡豈不是再嘲諷他們短視嗎?
老朱沒有理會他們的想法,繼續說道:
“夏蟲壽命短暫,不知道有冬天。”
“在天地麵前,人與夏蟲何異?”
“不過人畢竟不是蟲,人有思想能言語能寫字,能將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傳給後世。”
“後世人可以根據先賢的記錄,窺探到有冬天存在。”
“隻不過,能夠從史書中窺探到這個奧秘的,鳳毛
麟角。”
眾人終於明白,朱元璋不是在嘲諷他們,可隨之而起的是滿腹疑惑。
什麼意思?
聽陛下的話,似乎在史書中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可到底是什麼東西?
竟然讓陛下甘冒天險動用軍隊去抗災。
陳景恪卻知道,老朱這是準備攤牌了,不禁再次為他的魄力感到敬佩。
朱雄英也是差不多的態度,不過他更多了幾分興奮。
終於要攤牌了嗎。
以後很多事情做起來就更方便了。
而且一旦證實了溫寒變的存在,哪怕隻是讓大多數人相信它存在。
以後文武百官做事,都會情不自禁的考慮到這個周期變化,並為之做準備。
甚至朝廷可以直接將迎接溫寒變,列入百年計劃裡去。
到時候,百官將被逼著具備長遠視野——橫跨百年的視野。
在這種情況下,保守派也會變成革新派。
革新派將會徹底壓倒保守派。
大明的發展,將會進入一個新時期。
李善長等人卻麵麵相覷,實在不知道老朱說的到底是什麼。
而且老朱看起來神神道道的,也讓他們有些擔憂。
莫不是入魔了?
湯和仗著和朱元璋關係最親近,開口問道:
“上位……咳咳……不知您在史書中發現了什麼大秘密……咳咳……”
聽到湯和接連咳嗽,老朱關切的問道:“你身體不舒服嗎?”
湯和不在意的道:“謝上位關心,偶感風寒不礙事的,還是國事要緊。”
最近家裡人接二連三生病,讓老朱對這方麵有點敏感,聞言立即對陳景恪說道:
“景恪,先給湯和診治一番。”
陳景恪不顧湯和反對,為他做了一番診治,確實是傷寒沒有太大問題。
“但你陰虛陽盛,虛火內熾……還需好生調理才好。”
然後還給他開了一副藥。
湯和可不敢和陳景恪倔,道謝過後小心的將藥方收起。
見他無事,老朱也放下心來。
沒有直接回答湯和的提問,而是從回頭從桌案上拿起一遝文件,分彆遞給幾人。
文件不厚,也就十來頁的樣子。
上麵詳細羅列了從夏商周以來,所有有文字記錄的,顯著的異常氣候。
幾人很是疑惑,這是什麼東西?
這些記錄和東南這場台風又有什麼關係?
他們繼續往下翻看,到了末尾卻看到了一段總結。
氣候以約三百年為一個周期進行變化,三百年寒冷期,三百年溫暖期。
氣候極端異常的時期,是溫寒變過度時期。
所以極端氣候過去之後,要麼迎來溫暖期,氣候穩定風調雨順,王朝盛世到來。
要麼迎來寒冷期,氣溫偏低,降雨減少,導致農作物產量降低……
往往會送走一個時代。
當看到這個結論的時候,李善長等人是何等的震驚可想而知。
他們連忙重新翻閱前麵的曆史記錄,心裡默默計算時間。
發現,竟然真的暗合最後的結論。
雖然周期不是準確的三百年,但大致在這個範圍之內。
可即便如此,他們依然不敢相信這個記錄是真的。
這時,朱元璋的歎息聲傳來:
“很不幸,大明正處在由暖轉寒的節骨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