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曆史,我已改變幾何?
司馬熾心中默默想到。
接著,司馬熾提出要留眾臣一起吃午飯。
眾臣連忙婉拒。如今宮中什麼情況,他們還不清楚出嗎?飯食哪比得上他們自家府上的?
嘖嘖……再看太傅那臉色,還是先跑罷!
見眾人急忙告退,司馬熾又開口將司馬越留下。用溫情話語,述了一會兒叔侄之情,繼續聯絡聯絡感情。
最後見司馬越真的情緒要憋不住了,才放他走。
直到東堂餘他一人,司馬熾才緩緩吐出一口氣。摸了摸後背,冷汗讓冬衣都濕透。
彆看他輕鬆,實則就是鋼絲上跳舞。
但沒辦法,他現在毫無力量。隻能用這頂皇冠,這個名分,一遍又一遍刷存在感。
但好在這次東堂小會,還有這幾天的參政以及和朝臣的接觸,也讓他摸出一些貓膩。
司馬越現在雖掌控朝政,但並不能權柄如一,如臂使指。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這些重臣的表現。
隻要司馬越不訴諸武力,任意殺戮,用暴力解決事情,那麼在一番祥和氣氛中,他就得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來。
這規矩,就是眾臣的規矩!
然後,被朝堂背後,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網,所束縛。
哪怕他是皇帝,殺人太多,也要翻車。何況他不是皇帝,而且野心很明顯。其“司馬昭之心”,明眼人都在看著。
而且司馬越出身疏宗,隻是司馬懿四弟司馬馗的孫子,連司馬懿這一脈都不是。
連之前篡位自立的趙王倫都不如,趙王好歹是司馬懿幼子。
不滿足於權臣,要篡位自立。那麼,司馬越就要有人為他搖旗呐喊。這些人,就是朝中那些重臣。
但這些重臣為什麼投靠你?你能給予什麼?
雖然司馬越的威懾力足夠,但他的出身名分還有聲望,並不足以讓世家大族信服。
真逼急了,大不了,就讓家中小輩趟趟水,投機於你。
不行,就犧牲掉!
所以直到目前,真正倒向司馬越的重臣、名臣和頂尖世家並不多。
司馬熾已經發現了這點。
特彆是,如潁川荀氏、平原華氏這樣的老牌世家,且有重臣在朝的。如尚書右仆射荀藩、衛尉荀組兩兄弟,尚書荀羽,中護軍荀崧,侍中華混、大司農華薈、散騎常侍華恒三兄弟。
就連之前談及的高光、高韜父子,一個是保皇派,一個已經暗戳戳要投機下注司馬熾這邊。
還有繆氏兄弟,也在舍棄司馬越。
司馬越現在的左膀右臂是尚書左仆射王衍,和中書監溫羨。前者出琅琊王氏,後者是太原溫氏。
琅琊王氏名頭雖盛,但領頭之一的王戎已於去年病逝。之二的王衍,其結親賈氏,又離婚湣懷太子,如今的聲名著實有點臭。
不過王氏有聲名的子弟很多,隻要司馬越肯用,很快就能重聚威勢。如王澄、王敦。另外,還有更年輕的王導、王曠、王廙等。
太原溫氏的門名,在朝堂上還不算高。溫羨的資曆底蘊也有點差。
他之所以站隊司馬越其實有點戲劇性。
司馬越敗於司馬穎後,逃回東海國。等司馬顒戰敗司馬穎,挾帝至長安後,司馬越在東海國複起。
此時,範陽王司馬虓和劉琨敗退許昌,到了冀州。時任冀州刺史的溫羨,很明智的將冀州讓給範陽王。
範陽王是司馬越的堂兄弟,支持司馬越。
所以,溫羨就此進入司馬越的勢力。
作為本陣中,少有能拿出手的,在朝政中資曆還算老的,溫羨被矮個兒中拔高個兒,被司馬越提到中書監這種顯要職位。
與王衍一起,成為司馬越的左膀右臂。
如今,司馬熾看到這樣的機會,自然要把握。
世家大族,不可信,但到目前,他也沒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