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祖逖,接下來就要處理好張寔的事情。
司馬熾通過收集的信息,了解到,張軌這些年在涼州做的確實不錯。
其到任便平定盜匪,使涼州治安為之一新。
接著擊破河西鮮卑的反叛,斬殺首領若羅拔能,俘獲人牛羊十餘萬口,解除了鮮卑的威脅。
又大施教化,傳儒學,使涼州文治昌盛。
可以說,張氏的統治在現在的涼州已經開始奠定基礎。
但也隻是基礎。其在涼州的統治,還不是很穩。
很多大族,都在暗裡潛伏,摩拳擦掌,等待著機會。
畢竟張軌掌控涼州的時日還不算長。
張軌是永康二年正月(301),由散騎常侍之職,主動請命,要擔任涼州刺史。時王亂剛開始,司馬倫誅殺賈氏集團,剛掌權。
張軌選擇離開京都朝堂,遠赴涼州的導火索,是司空張華被殺。張華一直很賞識張軌的才華,常為其揚名,算是張軌官場上的恩主。
張軌有三子,長子張寔,次子張茂,後來都成為前涼的君主。
張寔留在京都,是地方大吏任職的常有慣例。次子和三子跟在張軌身邊。
張軌是雍州安定郡烏氏人,跟司馬熾老丈人是同鄉。所以梁芬對張氏比較了解。司馬熾需要的相關信息也多是從他手中得到。
張軌家族世代以儒學傳家,在朝堂上,屬於儒學禮法派。與太常摯虞,都出自名儒皇甫謐門下。皇甫謐乃後漢名臣皇甫嵩之曾孫。皇甫氏也是安定郡大族。
張軌亦家世淵源,乃漢初諸侯王張耳的十七代孫。母族是西州大族,隴西辛氏。隴西郡此時屬秦州。
雖然安定郡、隴西郡都離涼州很近,但畢竟不屬涼州。
司馬熾經過這些時日的了解,已經深知此時人們地域意識的嚴重程度。
張軌以外州之人,想牢牢掌控住涼州,不會那麼輕鬆。涼州本地的大族,乃至附近秦州、雍州、梁州等大族,都不會坐視這塊肥肉,被張軌輕鬆吞下。
哪怕現在朝廷形象已經大損。但沒有朝廷的幫助和站台,張軌絕不可能會成功。
司馬熾了解到這點。就知道自己要怎麼做。
涼州乃產糧大戶,又有俗稱“涼州大馬”的精騎。
張寔要回去,可以。張氏要靠朝廷穩據涼州,也可以。
那麼就向朝廷和皇帝表表忠心。張氏也需要豎起這張大旗,為自己招攬人心,積聚聲威。
就在司馬熾準備好召見張寔時,一則爆炸性的消息突然在洛陽傳開。
繆播首先急匆匆趕過來,稟告這一消息。
接著,老丈人梁芬和舅舅王延申請入宮。
三人帶來同樣的消息。城中此時到處在傳。
吏部郎周穆、禦史中丞諸葛玫向太傅建議,陛下為皇太弟乃張方所立,張方叛逆之臣,應廢除陛下,更立清河王。
“消息是誰傳的?”
司馬熾被這一消息擊懵。但迅速穩住心神,趕緊朝老丈人問道。
“不是我!”
梁芬驚聞消息後,一直處於驚懼狀態。此時,趕緊撇清嫌疑。然後看看繆播,又看看王延。
“無妨!說!”
到了這個地步,司馬熾已不在乎繆播等人知道他交代梁芬做的這些隱秘。
得到司馬熾應許,梁芬才再次說道,“臣監視周府和清河王府,並無不妥。之前情況,都已稟告陛下。這幾日也無遺漏。”
司馬熾沉默片刻。待三人也緩緩情緒。
然後問道,“外舅,汝以為會是誰?”
又轉向繆播,“宣則,君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