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晉陽(1 / 2)

晉末太宗 環眼紅大耳 6540 字 6個月前

劉琨是二月初六,到達晉陽。

他於新年初二,冰雪融化,從上黨潞縣出發。潞縣距離晉陽路途僅四五百裡。

然,出了上黨,形勢就愈發艱難。

一路所見,正應了魏武之言。

“白骨露於野”。隨處可見的屍骨,無人掩埋。有新屍,有正在腐爛,也有已成皚皚白骨。

“千裡無雞鳴”。鄉裡村郭,人煙寥寥,十室九空。那殘餘的也是一些老幼,無法走遠路,隻得留在家裡等死。

劉琨帶著千餘人,攜足糧草,備齊武器甲胄,也算人多勢眾。

但就這樣,也沒有躲過一路襲擊。

死亡沒有饑餓可怕!

到處都是流民,要麼結塢自保,要麼占山為寇。

糧食不夠,那就雙眼冒光盯著四周其他勢力,相互殘殺吞並。

劉琨這突入的陌生勢力,自然被盯上。

盜匪山寇劫掠,也就罷了。

一些鄉裡,塢堡的大族也時而遣兵,吊在身後,虎視眈眈。

白天也好,夜晚也好,一旦鬆懈,便有隊伍來襲。

還有遣老幼婦孺設局,旦有善心收留,就內外相應。

劉琨才開始意識不足,生生吃了幾次虧,導致隊伍銳減百餘人。

這種狀況,也徹底激發了劉琨的狠意。

他開始改變策略。不急著朝晉陽進發。

每到一處,他就先紮營,打聽好此處的各方勢力。然後,遣派人員為使,過去亮明名號。

“吾乃新任並州刺史,劉琨劉越石!”

若態度不錯的,劉琨就不顧身險,親自拜訪。然後痛陳大義,曉以厲害,遊說其等歸順。

態度冷淡,但沒有敵意,那劉琨就和平共處,不加招惹。

但態度不識時務,充滿敵意的,或者為禍鄉裡,素有劣跡的。

劉琨也不客氣。

他找來友好勢力,與其等約定結盟,然後親率士卒,向那些不好勢力,用以刀兵。

破其塢堡山寨,屠殺其滿門。整個過程,雷厲風行,毫不手軟。

最後再搜刮積蓄,按照約定,一部分分成盟友。一部分留下自用。

等到糧草豐裕,他又拿出部分,在路上救濟吸納流民,招募勇壯為用。

很快,新任刺史到任,以及劉琨的名聲,都迅速傳開。

劉琨一行也開始急劇膨脹,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周遭不甘心的勇猛之士,多有來投。就算不投,此後一路上,也少有再敢招惹。

於是,後半程去晉陽的路上,越發平靜。劉琨進發的速度,也加快。

時間到了二月初六。

晉陽城,終於立在了劉琨眼前。

自去年離開洛陽,曆時四月有餘。

且看這晉陽,是何模樣?

高聳的城牆底部,被叢生的茅草遮住一半,茅草荊棘似要與城牆比高。

城牆根下,被刨開一個個小洞,人過時,從裡麵受驚露出一個毛茸茸的小頭。這邊是一尾狐狸,那邊鑽出的是個兔子。偶爾還傳出一聲鳴叫,飛出的是一隻野雞。

城下護城河被兩岸草叢遮住痕跡。若不細看,走近,一腳踏空,就能摔下去,丟掉性命。

放眼看去,四周可見的,隻餘城門前的大路還有隱隱約約的小徑痕跡。

劉琨見此,長歎一聲。向後揮了揮手,一隊人馬當先,沿著小徑,手持環首刀,劈砍著灌木叢。

突然,城牆上,傳來一聲鳴鏑。

一隊人馬現身牆上,手持弓箭,朝劉琨砍路的人馬,射去一箭。示意,莫要再近前!

劉琨身後親兵部曲,立即列隊,將劉琨護在身後。

劉琨揮手讓前隊返回,又叫人去詢問,城牆上何人。

這時,城牆上已經有人喊話,“汝等何人?何故來犯?若不止步,當刀兵相見!”

劉琨讓人喊話,“吾乃新任並州刺史,劉琨劉越石!”

“對麵英雄何人?”

那邊不答,再問道,“可有文書為憑?”

劉琨示意人員拿著文書前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