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的匈奴兵才明白過來。
這人影哪是真人啊?隻是一個個茅草紮的草人罷了!
接著,隻聽城牆上傳來朗朗大笑聲,“匈奴胡兒,孝敬汝阿耶的箭,阿耶就收下了!”
“記住汝阿耶的名字,吾叫令狐盛!胡兒,要通知爾母,記得改姓!”
接著,城牆上就是一通大笑。
“吾是汝龍季阿耶!”
“還有我,我是汝黃肅大父!”
“彼其娘也,平白比我高一輩!”
“……”
一時間,汙言穢語不要錢地朝城下匈奴噴去。將這數日遭受的辱罵一個勁兒的還回去。
城下,劉景氣得暴跳如雷。又無可奈何。
有不甘示弱的,上去對罵。又被“敗軍”“喪家之犬”“狺狺狂吠”“斷脊胡兒”等頂回來。
最終,隻得悶在心口,悻悻難言。
第二日。入夜。
城牆上再次出現人影。箭聲如期而至。
隻不過又是一場鬨劇。
如此一夜數回,一直鬨到天白。
等再入夜,又如是。
又接連三五日,夜夜攪得匈奴大營難安。
終於,這天夜裡,城牆下縋下人影時,沒有箭支。一夜釣上十餘回,結果都如此。
但第二日,箭聲又至。隻是又讓匈奴大失所望,一樣空手而歸。
城上樂此不疲的又釣了兩三日,時而有箭,時而無箭。
隻是隨著城內收獲的箭支越來越少,匈奴這邊也明顯感覺到,城上每夜釣的次數也跟著減少。
終於,這一天,一整夜都沒有人影和箭聲。
終於可以睡個好覺!
時至黎明拂曉,這次縋下的人影突然真的動了!
疏於防範、困極的匈奴兵營再遭襲擊,又被搶去一批糧草。
等到白天,怒極的劉景聚集兵馬,擂鼓進軍,開始大肆攻伐城池。
見其勢頭,儼然不計傷亡,誓要破城大開殺戒,以解心頭之恨!
劉琨知道,最大的考驗來了!
他身體力行,親自率隊立於城牆。
一整天的血戰。城下、牆上,處處可見的是屍體、血跡,處處可聽的是慘叫、呻吟。
但,晉陽城,守下來了!
匈奴兵沒有一點建樹!
近來玩弄匈奴於鼓掌,晉陽兵士個個士氣高昂,摩拳擦掌!
如此連攻了兩天。
不管劉琨部眾還是匈奴兵,都死傷慘重。
城下,到處都是屍體。
但晉陽依舊屹立不倒。
城內軍民沒有放棄希望。
劉琨也時時鼓勵他們。
援兵馬上就要到了!再堅持堅持!
而匈奴一方,連遭慘敗。士氣更是低沉如冰。軍中開始出現逃亡。
劉景辣手斬了一些抓回來的逃兵,也沒有遏製住這個壞現象。
這日,入夜。
下弦月高懸,彎彎如鄰居女孩的眉眼。
劉琨素服登上城樓,悲聲長嘯高歌。繼而悲切淒涼的胡笳聲,悠悠響起。接著,四城都響起胡笳。
胡笳入耳悲壯悠長。匈奴兵聽在耳裡,十分熟悉,那是自家牧羊時所吹的曲調。
他們不禁想起,遠在離石的老父母、妻兒是否安康?大饑荒下,部落是否供給了家裡足夠吃食?
這正是劉琨創作的《胡笳五弄》。
他精通音律,喜愛音樂。這些天來,沒閒著,就作出這曲子,添雜胡人音律,計劃用以今天這種情況。
胡笳聲,悠悠響了一夜。
第二日,夜裡。劉琨繼續吹奏。
等到第四天。
似乎天氣也跟著配合。天氣突然轉冷。倒春寒來臨。
寒風呼嘯,帶著隱隱還在耳際的胡笳聲,聽到再次攻城的命令,匈奴兵蜷縮著身子,徹底升不起一點鬥誌。
他們想家了!想耶娘妻兒了!
又耽擱了一天。當天深夜,守城的將士聽到下麵聲動。
翌日清晨,城外已空蕩蕩,隻餘殘屍。
匈奴撤軍了!
緊接著,派出的探馬回報,匈奴兵朝上黨黎亭方向而去。
如此靜觀了兩天,沒有傳來匈奴兵去而複至的消息。劉琨率隊出城,到達前些日子匈奴駐紮的地方。
那裡,屍臭數裡外就能聞見,空中烏鴉、鷹鷲盤旋。
劉琨含淚將已腐爛的部眾屍首一一收斂,抬回城內。聚集城民,舉行大葬儀式,然後將其等葬於城北,立碑“忠義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