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忠孝2(1 / 2)

這股風潮迅速的讓司馬熾也始料未及。

一開始還好。

第二日,禦史中丞繆播上表:故平西將軍周處為國禦敵,今其子又平亂江南,應追贈其美諡,以表彰父子品德。

繆播的上表沒有得到任何駁斥,很快就得到準奏。

這個節點,卡的很好。

周玘剛協助江南平定,直接幫助司馬越立下大功勞。司馬越不可能阻止。

沒有司馬越的掣肘,彆人更不可能為了這個事情出頭。

但接下來事情走向,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負責議諡的太常博士,還未得到最終結果時,繆播再次上表道,“周平西,履德清方,才量高出;曆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僚,貞節不撓;在戎致身,見危授命:此皆忠賢之茂實,烈士之遠節。”

“以諡法,秉德不回曰孝!”

這個上表立即引發了很大的議論。一些人開始上表,發出異議。

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協時肇享曰孝。

“孝”這個諡號,其實不算是太高的諡號。但用在周處身上,就有點戲劇性。

而且,“孝”多用在帝王諡號之上點綴。如漢朝帝王諡號,除了劉邦和劉秀,前麵都有一個“孝”。

異議並沒有阻止事情繼續。

司馬熾隨即表態道,“昔日,平西將軍被征。孫伏波知其此行將遭厄難,故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辭也。’”

“平西曰,‘忠孝之道,安得兩全!既辭親事君,父母複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今憶平西之誌,生不能兩全,死後當為其兩全也。”

“朕欲追諡平西,忠孝。”

孫伏波是指孫秀。不是趙王倫心腹孫秀,而是孫吳宗室孫秀。其乃孫權弟弟孫匡之孫。

孫秀出身宗室,又擁兵在外,被孫皓忌憚。孫皓性格酷烈,好殺大臣。孫秀害怕被誅,遂投奔西晉。

司馬熾公開表達的看法,掀起了更大的風波。等同於,在火山澆油。

首先就是那群太常博士表達不滿。言,自古未有如此追諡之法。

後續更多大臣,以及在野的名士,出來表達看法。

周處隻是個吳人。有“孝”這個諡號,已然引發了很多人的妒忌。現在,再加上一個“忠”,那還了得?

對於風波,司馬熾第一次在所有人麵前,表現出強勢的一麵。

所有異議上表,皆不批複。

而且,正式下詔。言自己將親自接手處理此事。

這是他登位以來,第一次當眾表態,要親手抓的第一件政務。

詔書中還言道,對有功之臣,當堅決給予合理的評價和賞賜。

平西將軍周處,以身殉國,臣節不失,曰忠。辭親事君,不能儘孝,當由君賜之。

但司馬熾的強勢,並不是所有人都買賬。

有一個人,開始跳起來。而且還是宗室。

武陵王司馬澹。

梁王司馬肜死後,無子。由司馬澹之子司馬禧出繼為嗣子,封為梁王。等於接下了司馬肜的政治遺產。

周處之死,都知道是司馬肜做的。

此時,大張旗鼓表彰周處,那將置司馬肜和新梁王於何地?

況且,司馬肜死後,本來要被諡號“靈”。自漢靈帝後,“靈”這個諡號,可是標準的惡諡。

當初,就是司馬澹糾集司馬肜故吏不斷上訴,才最終更改諡號為“孝”。

現在,周處先來個“孝”,陛下不滿意,又給個“忠”。

他周處忠了,孝了,那司馬肜呢?

害死忠孝之臣,還能是好人?

收到武陵王的上表,司馬熾一臉冷笑。本來他不想做的太絕,對於宗室,現在不適合出手。但武陵王不知趣,那就得先打一棒子!

武陵王司馬澹是司馬睿的親叔父,琅琊武王司馬伷的次子。

司馬伷是司馬懿的第三子,母為伏夫人。與汝南王司馬亮、清惠亭侯司馬京、扶風王司馬駿是同母所出的兄弟。

其中司馬京在晉朝未立國前,早逝。而司馬伷、司馬亮、司馬駿三兄弟,在晉朝都是重臣,手握大權。

其中司馬伷與司馬駿都是宗室中,名聲和才能比較突出的,兩人都有不錯的戰功,諡號都是“武”。

司馬伷娶妻諸葛誕長女,有四子,分彆是司馬覲、司馬澹、司馬繇、司馬漼。

長子司馬覲襲爵琅琊王,但早逝。其子就是司馬睿。

其他三子中,能力以三子司馬繇最強。

司馬繇初封東安公。武帝死後,諸王誅殺外戚楊駿。司馬繇表現出色,因功封為東安王。

嚴格來說,司馬繇算是第一個掌權為亂的宗室王。

誅殺楊駿後,司馬繇大權在握,專權擅勢,大肆賞罰。並以楊駿黨羽的罪名,肆意誅殺大臣。

後三國時期,有名的大將文鴦,就在此次事件中,被其故意誅殺。

文鴦與諸葛誕有仇。淮南三叛事件中,諸葛誕殺了其父文欽。司馬繇怕文鴦日後向舅家尋仇,便誣陷文鴦為楊駿一黨,誅殺滿門。

司馬澹與兄長素來不和。司馬澹因為性格暴虐,不受父母寵愛。而其妻郭氏又仗著母族的威勢,對姑婆不孝。

其妻郭氏出身太原郭氏,跟賈南風之母郭槐同族,同族的還有王衍妻郭氏、劉琨母郭氏、裴秀妻郭氏。

司馬繇卻正好相反。有能力,又孝順,極得其母諸葛太妃的寵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