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匹夫有責(1 / 2)

明末遼東從軍行 遼鷹 4631 字 3個月前

張魁武等人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靠著起早貪黑、死記硬背、刻苦勤奮的勁頭,硬是將二百個常用的生字認全了。最後順利通過了輿圖的比試。

這個結果讓教書的範先生極為自豪。能讓大字不識的官兵在一個月內識得這些生字,恐怕整個大明也沒幾人吧?因此他的名聲大漲,吸引不少人家將孩子送到他這裡來讀書。而他也時常拿這件事激勵孩子們。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又是半個月過去了。官兵們訓練很刻苦,接受各項的訓練程度也不斷提高。每日從清晨辰時六刻開始,至下午申時末刻結束,正是官兵們的訓練時間。

一眼望去,官兵們排著整齊的隊列邁著統一的步伐,在各自上官的帶領下進行不同科目的訓練。軍營裡各種口令和口號聲此起彼伏,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靉陽城的百姓從未見過如此訓練的官兵,以致引得不少百姓聚在營外觀看,然後將所見所聞變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又因這支駐防官軍紀律嚴明,不騷擾地方。所以百姓們對他們的好感是日益增加。

泰昌號根據與楊林的協議,陸續將製好的迷彩服和其他裝具分批送來。這些後送來的迷彩服都是經過改進的。

如用來紮緊袖口、上衣下擺、褲腳的布帶,由原來的綁縛式改為抽拉式,這樣不僅便於穿脫還可節省時間。再如衣褲的尺寸由貼身式改為肥鬆式,這樣可以讓官兵在行軍作戰時更輕便。

楊林這人很講誠信,與泰昌號的交易從來不賒欠,都是現銀結賬。雖然泰昌號一再推辭,但他為了維護自己和部下們的聲譽執意不肯。很快,他手中的銀兩已經所剩無幾。

好在靉陽城每日還有二三兩稅銀進賬,還不至於讓他和官兵們身無分文。另外原靉陽守備徐九思臨出征時,特意在府庫中為徐晉留下了一千多兩銀子,以備不時之需。

自楊林率部駐防靉陽後,徐晉的主要職責就是去下轄的各墩堡巡查。這些墩堡星羅棋布的分散在靉陽周圍,是防範敵人入寇的關鍵。

它們與靉陽城的距離遠近不一,最近的出城未走上十裡便到了;最遠的可至今遼寧省鳳城縣。所以徐晉每次出去巡查少則二三天,多則七八天。

明時的墩和堡是兩個不同的戍守單位,甚至在其之下還有台的編製。按照規模大小額定不同的駐守官兵。

薩爾滸之戰後,靉陽周邊的墩堡僅餘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兵來駐守,他們的家基本就在墩堡附近。因為駐守的地方多是人跡罕至之地,所以生活甚是清苦。

徐晉本性善良,每次下去巡查墩堡都會自掏腰包帶些糧食、炊具和農具等,遇到生活困苦的老兵就把這些東西送給他們。所以他的口碑在老兵們當中極佳。

“平遠,這是守備大人留給你的私銀。絕不可拿來充作軍用!”楊林看著風塵仆仆的徐晉,拒絕了他拿來的銀票。

“大人,您不是也把自己的私銀拿來當做軍用了嗎。我的銀子又有何不肯用?”徐晉抹了一把頭上的汗水,言辭懇切的道。

他剛回來就直接找楊林稟告周邊墩堡守備情況,同時也知道了楊林正在為采購軍資的銀兩發愁,所以便將自己的私銀拿來充作軍用。

“嗯,這事你怎麼知道的?”楊林一指旁邊的吳小七和熊大海道:“是不是他倆說的?”

吳小七和熊大海見狀沒敢吭聲,隻是撇撇嘴表示冤枉。

“大人您彆冤枉他們,是我自己猜的。”徐晉微微一笑道:“你不花自己的銀子,如何采買那麼多的軍資?就是泰昌號願意賒欠,也總有要結賬的那一天吧?所以我猜您是把自己的銀子花了進去。”

楊林看了看徐晉,歎了口氣道:“唉,平遠你說的極是,這采買軍資的銀子確實是我的私銀。現在建虜勢大猖悖,若等上麵撥下銀子采買這些軍資,不知要等到何時。”

“這些軍資都是我軍日後作戰急需之物,怎能延誤?而且軍中的事你是知道的,采買軍資是肥差,不是我等這樣的人能說的算的。所以我隻能拿私銀墊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