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當即同意,決定派王長水、劉萬山、李丁、吳小七、烏紮拉特等數十名官兵一同入關。
其實楊林是不希望王長水離開的,但是把戰利品變現一事重大,必須要派出最可靠的人來完成。他對鄭昌瑉背叛一事可是記得一清二楚。
王長水從認識楊林開始就追隨左右,做事認真負責,在官兵中有威信、有口碑。不論是做後勤還是其他事,他都做的很好,所以他是此次領隊的最佳人選。
劉萬山圓滿完成找礦任務後不僅得到優厚獎賞,也因功升哨官一職。當然是享受哨官的待遇並不實際帶兵。因為找礦身體消耗巨大,他這段時間一直在休養。事實證明他也是極為忠誠可靠的人,對楊林沒有二心。有他協助王長水可確保萬無一失。
李丁為人圓滑,懂得人情世故,並且會算賬。有他同行可防止被買家蒙騙,也可防止泰昌號的人暗中做手腳。
吳小七年齡小,派他去主要是進行曆練,讓他長見識開闊眼界。同時離家也近,可以回去看看。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讓他把娘親接到靉陽。
至於烏紮拉特,他投降後始終意興闌珊提不起精神。楊林這次派他去,一是表明自己信任他委以重任;二是他個人的武藝不錯,可以增強整支隊伍的戰力。
王長水、李丁幾人也是深知此事事關重大,對楊林的信任極為感動,紛紛表態不負所托。
尤其是烏紮拉特,激動的整夜睡不著覺。自己不過是投降之人,竟然能參與如此機要之事,可見楊林心胸之廣、氣量之大。自己若是繼續這樣失魂落魄的,那真是辜負了人家的信任。
準備了三兩日後,所有人整裝上路。泰昌號也極為看重此事,派出的賬房和夥計也很可靠。
楊林為何如此著急這麼做,他是擔心萬一後金軍進犯,這事就不知要耽擱到何時了。另外他也怕這些東西毀於戰火之中,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另一邊,巴來紮西和他的偵緝隊將後金細作一網打儘,受到楊林重賞。每人至少是二兩銀子,一丈棉布、一壺油和二十斤米麵,外加一些酒肉。
這讓噶裡和他的手下們眼紅的不得了,那真是羨慕嫉妒恨各種感覺交織在一起。後悔那天不是還鄉團當值,否則這麼大功勞怎會讓偵緝隊得去?
所以噶裡和手下們這些天一直蹲守在城門,同時在城內也安排了人手,發誓說啥也要抓出一批細作來。偵緝隊的人來換班也不好使,直接就把人家給攆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