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怎會讓人家王公公掏腰包,立碼摸了二兩銀子賞給畫師。把畫師感激的一個勁兒的躬身施禮。
“王公公、張大人,咱們還是入席吧。要不酒菜都涼了。”楊林張羅著領兩人去吃飯。
張春卻道:“楊備禦,我這邊有朝廷對你和靉陽標營所有將士的嘉獎的文書。我看還是現在就對你們宣讀吧,然後再去吃飯也不遲!”
“那就全憑大人做主!”楊林點點頭道。隨後他命人將所有軍頭們叫來,按職務大小列隊靜聽文書內容。
嘉獎文書首先褒揚楊林一直以來戰功顯著,尤其是此次堅守靉陽殺敵甚至,為九鎮邊軍的佼佼者。因此連升三級直接提拔為遊擊將軍,授錦衣衛千戶世襲之職,賞銀三千兩。
其次表揚張祝在曆次大戰中身先士卒堅毅勇猛,練兵勤勉上下同心,因此升為守備,賞銀兩千兩;王長水掌管後勤諸事毫無差錯,保障大軍屢次剿逆有功,因此升為守備同知,賞銀一千五百兩。
接下來是對其他軍頭們的封賞。張魁武、蘇赫巴魯升為備禦,各賞銀一千兩;徐晉、莫日根升為中軍官,各賞銀八百兩;馬勇、趙海臣、孫奎亮和劉信升為千總,各賞銀五百兩;蔣川、薛凱、熊大海升為把總,各賞銀三百兩。
邢雲衢以舉人身份參與守衛靉陽有功,授北直隸河間府青縣縣丞,賞銀三百兩;孫廣、李丁等服務於軍中的人員予以“隨軍行走”之權,各自賞銀五十兩。不過他們並不是官兵身份,因此他們的薪銀要楊林自籌。
孫廣、李丁等人能獲得這個權利是楊林給熊廷弼的建議,然後再由熊廷弼上疏給朝廷獲得的。理由是這些沒有軍籍的人員在戰時對官軍幫助很大,肯定他們的功績能起到振奮軍民士氣、增強團結的作用。
好在朝廷也知道這其中的道理。反正就是給這些人個名分也不用朝廷花錢,更沒有反叛作亂的風險,那就順水推舟應了吧。
其中蘇赫巴魯和莫日根兩人是朵顏三衛的後人,世襲錦衣衛百戶之職。如今在保衛靉陽之戰中立下大功,因此授世襲錦衣衛副千戶之職。
協守靉陽的經略標營把總陳尚仁和王崇信,因功升為千總並各自賞銀五百兩,待局勢穩定後調入遼東都司任職。現在率軍依然協守靉陽。
對一直支持和幫助官軍的“泰昌號”等商家,朝廷對他們進行了嘉勉。並賜予“忠表商賈”的牌匾予以表彰。意思是表揚他們對國家忠義無二心,幫助官軍保衛家園。這樣的行為值得肯定。
這把靉陽的商家們高興壞了,他們敲鑼打鼓、披紅掛彩的進行慶祝。要知道在明朝商人可是最被人看不起的,社會地位很低。朝廷如今能這樣進行嘉勉,這可是立朝以來幾乎沒有的事兒。
噶裡和巴來紮西也有封賞,授予他們世襲錦衣衛試百戶之職,各自賞銀二百兩。這把兩人激動的不知如何是好了,跪地上不斷向京城方向叩頭。
明朝廷給噶裡兩人授錦衣衛的官職,目的是要拿他們樹立棄暗投明的典型,吸引後金方麵其他人來投奔。
朝鮮使團領隊金彥春在守衛靉陽期間有功,竟獲得了萬曆皇帝“忠勉勤侍”的親筆嘉勉。這四個字大意是褒揚他為宗主國儘忠,希望不要驕傲要繼續保持這種精神。
受到天朝上國皇帝的親筆嘉勉,把金彥春這位藩屬國官員激動的涕淚橫流不知如何是好,跪在地上向京師行三拜九叩的大禮。因為這四個字是對他的肯定和提攜,是一種極大的殊榮。而且這四個字也是他今後的保命符,包括朝鮮國王在內想動他也得掂量掂量。
金彥春受到嘉勉後沒有飄飄然,他趕緊給現任朝鮮國王李琿寫信,將事情詳細稟報了上去。並在信中請求能讓自己繼續留在天朝,以便隨時將遼東局勢報告給國內。
李琿采取的是“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政策,需要隨時了解局勢,自然也就應承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