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祚說到這兒眼裡閃過一絲晶瑩的亮光,停下來喘息了幾口抑製住心情才繼續道:“這件事過後一連幾天我都是恍恍惚惚的,不知道渴也不知道餓。一閉上眼全是那小姑娘跟我說那句話的情景。腦子裡有個聲音不停的問我,‘你這輩子就這樣了嗎、你這輩子就這樣了嗎.......’”
“後來呢?”楊林知道劉興祚這是良心未泯,因此才會出現他自己所說的情況。其實這也算是“戰爭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種表現。隻不過這個時代戰亂、天災等比較頻繁,對這些事也就見怪不怪了。
“後來我突然就想,‘六道輪回,無窮無儘’。人這輩子能托生成人,嘗遍人間酸甜苦辣、渡儘無數困苦。應該不是來這世上唯一的原因吧?要想跳出這輪回,總的乾點兒什麼、留下點兒什麼吧?功名利祿、金銀財寶、美女妻妾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統統都是過眼煙雲。隻有人的名聲、好的名聲才能讓人記住。可讓誰記住我呢?指望努爾哈赤和他手下那些隻會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的賊兵賊將肯定是不行的;那麼讓那些成天隻知貪腐、不管百姓死活的大明官吏記住我,更是不行。”
劉興祚說到這長出了一口氣,轉首看向楊林目光炯炯的道:“楊遊擊,你就仿佛是老天爺賜給大明的一樣,突然之間就出現了。打從我第一次聽到你的名字起,我就知道你我就是同路人!我能相信你嗎?”
楊林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鄭重的向劉興祚深施一禮道:“在下有何德何能能得將軍如此厚待,竟能傾聽將軍心聲,更被將軍所信賴。實不相瞞,將軍之想也即為在下平日所思。如蒙不棄,在下願與將軍共謀大事,為後人銘記!”
如果說劉興祚不喜歡功名利祿那不現實,但從曆史上的記載來看,他更象是一位理想主義者。能在身居高位的情況下毅然拋棄一切詐死投明,其胸懷、魄力和膽略在無數華夏英雄中也是上乘。即使他屢次犯錯,甚至投明計劃已經暴露的情況下,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對其也隻是降職、軟禁,而未對其進行殺害。可即便如此,他一經抱定了投明的誌向,便百折不撓、矢誌不渝。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正月初三,劉興祚率百餘騎赴永平(今河北省盧龍縣),行至城外山區的兩灰口時,“陡遇賊胡數千騎。興祚箭衣力戰,自卯至申,殺賊無算。”最後被亂箭射死,壯烈殉國。
楊林是知道劉興祚在曆史上這些事跡的,所以當對方向他袒露心聲的時候,他自然也是不能含糊。
“楊遊擊,好漢子、好兄弟!”劉興祚說著向楊林一豎大拇指道:“我平生極為自負,能入我眼者廖無幾人。常自忖身居奴營,就此渾渾噩噩背負漢奸走狗罵名了此一生。不料竟得遇楊遊擊,實為上天之謀也!我與你一見如故、惺惺相惜,願抷土插香義結金蘭如何!”
“呃.......”楊林聞言有點懵。這不對啊,還沒聊到正事這就要和我結拜,這是不是有點兒太快了。
劉興祚見楊林遲疑,便道:“楊遊擊,咱們公事暫且不談隻談私事。方才我也說了,我平生極為自負,能讓我看得起的人屈指可數。但是你敢隻身深入我營中見我,不怕我詐降抓你,僅是這份信任和誠意就讓我敬佩不已。”
“有句話說的好,‘文人相輕,英雄相惜,美人相扶’。我也活了半輩子了,什麼樣的人一打眼就知道。所以才願意與你結為兄弟。當然,依照朝廷的規矩你與敵將接觸,事後恐要遭人非議和猜忌。因此我也不為難你,君請自便。更不會耽誤你我之間接下來共謀大事。”
楊林忙道:“劉將軍一番盛情小弟怎能拒絕。隻是不敢相信劉將軍竟能如此看得起小弟,願意與我義結金蘭。甚至你還沒有試探小弟是否值得信任或者談談你歸順朝廷後的打算,這進展實在有點兒快。”
“哈哈哈.........”劉興祚聞言仰天長笑道:“兄弟此言差矣。實不相瞞,今日在城下見到兄弟你的容貌,我便知你是一位英雄好漢。英雄好漢生來頂天立地,非蠅營狗苟之輩可比。你我皆是同道中人不用多說什麼,儘在神交當中!”
楊林見狀也是一陣大笑,道:“劉兄所言甚是,你之言正是小弟心中所想!小弟若是再推三阻四、扭扭捏捏反倒是顯得小家子氣。不爽快、不仗義非小弟本色!來,小弟這就報上生辰八字,願與劉兄抷土插香結為異性兄弟。生死與共、建功立業、一展雄才!”
“好!”劉興祚一拍楊林的肩膀,隨後向帳外喊道:“來人,取香燭和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