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琴抹了抹淚,整理了衣裳,又恢複了她千嬌百媚的模樣,看向李適,問道:“苕郎說說,如何惹你阿爺大怒的?”
“哼,狐媚子假惺惺,我才不用你為我哭訴。”
“你當我樂意理你?”獨孤琴道:“我嫁進這豫王府,福不曾享過,罪卻遭了不少,還得替你阿爺養孩子,對我好些吧。”
李適不理她,隻是想到自己的生母沈氏,大感悵然。
獨孤琴著人給他拿藥來,邊給他敷著,邊道:“說說吧,如何惹你阿爺生氣的?我是真好奇。”
“我跟阿爺說了,我崇拜雍王。”李適脆生生答道。
“噗。”
獨孤琴正在喝水,全然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回答,連忙捂住嘴。
“那可是你阿爺的死敵你也敢亂說。”
“你才亂說,叔父與我阿爺可是從兄弟,同為李氏宗親,要興複大唐哩。偏是你們這些宦官婦人,最愛嚼舌根,亂了兄弟情誼,亂了我家社稷。”
“小小年紀,誰教你這些的?可是你阿娘?”
李適大惱,應道:“我自己想的,我才不要像阿翁,一輩子因為儲位不安,我要像建寧王叔,要像雍王叔,既賢且強,我分明沒錯,阿爺偏要打我。”
他小臉板得緊緊的,很認真的樣子。獨孤琴聽了,以手捂嘴“咯咯咯”地笑起來,道:“可笑可笑,儘說些傻話,笑死我了。”
李適抬頭看著她花枝亂顫的模樣,頗懊惱自己與這無知婦人說許多,反正她也聽不懂。
“對牛彈琴。”
他憤憤自語了一句,捂著被打得皮開肉綻的腚走開。
獨孤琴原覺得李適也就是童言無忌,倒沒想到,當日和政郡主李月菟就跑來看李適,這可把她羨慕壞了,好奇同樣是忠王一係,憑什麼李月菟能到處亂跑。夜裡,她便向李俶問了此事。
“和政一直在長安。”李俶道:“想必是支持李琮、薛白。”
“可我看和政郡主能力不一般呢。”
李俶沉吟著,想到了一些往事,他手指在膝上敲著,沉吟道:“早年間,阿爺曾考慮過把和政許給薛白。”
獨孤琴無聊狠了,對這種事極是關心,忙問道:“他們不是從兄妹嗎?”
“你信?”李俶微微譏笑,“如今我才明白,當時薛白之所以拒絕這樁婚事,原來打著冒充李倩的主意。”
事實上,冒不冒充他也說不準,可眼下於他而言,務必要咬定薛白是假皇孫。
“你可知我為何知曉薛白是假的?”
獨孤琴彆的事情不甚了解,對這些瓜田李下之事卻很敏感,當即明白過來,驚訝道:“和政郡主與薛白?他們……”
“噓。”
李俶道:“你可與和政郡主多多來往,豫王府被監視著,消息來往不便,有些事,還得借助她。”
“奴家明白了。”
獨孤琴最初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少女,根本就沒想過要乾涉國事,她甚至是覺得無聊、覺得反感的。
可如今閒著也是閒著再加上李俶需要她的幫助,她隻好一點點地接觸,感受何為特權,又如何得到特權。
其後幾日,她常常帶著李適與李月菟往來,成為豫王府中最自由的成員之一。雖還不敢暗中為李俶傳遞消息,危險感還是讓她有些刺激。
終於,她得到了和政郡主的邀請,入宮去見竇皇後。
從李隆基的王皇後死後,大唐就沒有皇後,連太子妃都少有。唯有李琮的發妻竇氏是個例外,此前所有人都沒想到李琮會即位,使得這位慶王妃陰差陽錯地成了皇後,也就有了成為下一個武則天的風險。
當然,目前這種風險還極小,竇皇後也沒與獨孤琴說太多,隻是送了她四盒江南新進貢的蓮子。
“這是聖人憐其四子楚王的意思吧?”
回去的路上,獨孤琴捧著蓮子心中猜測著,感覺到自己越來越擅長這些權謀暗語了。
等到了百孫院,下了馬車,她回頭看去,隻見幾個宮人聚在後麵也不上來,不由疑惑道:“怎麼回事?”
“娘子……苕郎不見了。”
“什麼?這是何意?”
“就是,就是,苕郎不見了!”
獨孤琴一愣,快步趕到後麵的馬車一看,隻見裡麵空空如也,竟還真就沒了李適的身影。
“這怎麼可能?”
此事,遂成了一樁奇案,驚動了宮城、京兆尹、宗正寺、南衙十六衛,無數人在城中尋找著李適的下落,偏是毫無線索。
當時騎馬跟在馬車後的禁衛、宮人,都說沒看到異樣。一個大活人,或說一個小孩,竟是就這樣消失在長安街巷之中。
李俶丟了長子,在外人麵前顯得焦急而平靜,私下裡則與獨孤琴道:“此事必是李琮或薛白所為。”
“奴家隻擔心郎君懷疑是奴家……”
“沒有。”李俶柔聲道:“我知你不會這般做。也做不到無聲無息地送走苕郎,我們身邊不是李琮的人就是薛白的人,隻有他們能做到。”
“那要如何救苕郎?”
李俶沉吟道:“你是去見了竇氏,返回時出的事,看似李琮所為,他也有動機,威脅我助他扶立李俅而已。但依我看,更像是薛白所為,他想離間我與李琮……”
“郎君,該怎麼辦?”
“李俅被立為儲君已是大勢所趨,薛白為阻止此事,竟是連這般下作手段都用出來了。”李俶自語道,“我不會中他的計。”
獨孤琴還在哭,梨花帶雨,讓人心疼。李俶回過神來,擦著她的眼淚,道:“不哭了。”
“奴家有一事,原是想這幾日告知郎君,可出了這等事,奴家反倒不知如何是好了,嗚嗚嗚。”
“何事?”
“不說,若說了,郎君必要懷疑是奴家所為了。”
李俶眉頭一動,握住獨孤琴的一雙手,小聲問道:“你可是有了?”
他不由大喜,一把摟住眼前的佳人,安慰道:“傻瓜,我豈會懷疑你?為了你腹中的孩子,我無論如何也要爭奪大位……”
關於長子的失蹤,李俶想過了無數可能,唯獨卻忘了一件事。
仿佛他永遠都不會想起沈珍珠。
~~
薛白一直在中書門忙了整天,回到家中方聽杜妗說起李適失蹤之事。
“是嗎?”他一邊提筆構思著給郭子儀的回信,隨口道:“看來,李俶必要懷疑是我所為了。”
杜妗道:“你若要動手,早在涇州兵荒馬亂之時就可動手,還會把人帶回長安來?”
“那麼多人跟著卻都沒留意到,無非兩種情況,一是看守他的人帶走他的,二是他自己走的。換上一套小黃門的衣物,趁人不注意混入人群。”薛白問道:“當時可有甚吸引了隊伍視線之事?”
“有,一個軍漢的馬匹失控了。”
“高參?”薛白沉吟道,“若讓我猜,是高參帶走了李適。”
“那是誰?”
“與沈氏私奔之人。”
杜妗恍然大悟,道:“如此我就明白了,李適想必是早幾日被打了一頓之後,就預謀去尋生母。”
“隨他去吧。”
薛白忙著應付史思明的大軍,還有平叛所需的大量糧草缺口問題需解決,懶得理會這等小事。
杜妗卻問道:“你可知李適失蹤之事,長安城裡有諸多猜測?”
“想必與立儲一事有關?”
“李琮以為是你要攔著他立儲。”
“攔不住,郭子儀早已來信要求李琮立其子為儲了。”薛白道:“我也已答應他了。”
“可惜,我們這次沒爭到。”
“不重要,大唐廢掉的太子少嗎?聲望與功績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薛白才剛向封常清、郭子儀許諾不以皇孫之名爭儲,換來了關中的安定,眼下並不適合插手此事。但他認為眼下可以趁著李琮立了儲君,把李隆基接回來,把李琮的帝位穩固住。
~~
豫王府。
竇文揚正襟危坐,低聲道:“奴婢隻怕豫王中了離間之計。”
“中使是說?”
“有人趁著苕郎出宮時帶走他,恐怕想故意讓豫王懷疑聖人。”
“我斷不敢作此想。”
竇文揚遂附耳過去,低聲說了幾句,李俶點點頭,允諾道:“放心,我心中有數。”
“那就好。”
李俶沉吟道:“我想寫封信給郭子儀,陳述利害,請他上表支持陛下立儲,可煩中使設法送到河東。”
“如此,就太好了!”
竇文揚大喜。
在他看來,長安城風波詭譎,李適失蹤一案疑雲叢叢,牽扯國本。所幸,他一雙慧眼看破了個中伎倆,成功阻止了薛白離間皇室。
數日後,郭子儀、封常清等人果然正式上表,要求李琮立嫡子李俅為太子,李琮欣然批允。
此事,是天子掌權的第一步李琮有了竇文揚這樣的智囊,也見識到了李俶與郭子儀的關係親密,信心大增。
~~
很快,各方消息,以及一些當權者的私人動向都被打探清楚並送到杜妗麵前。
杜妗看過,不由嗤之以鼻,道:“還真當自己聰明,可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