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隊彙合後,急轉掉頭下山接應孤立無援的熊九山。
韓其光來見謝豫川之前,先行派向熊九山方向的人馬,剛到地方沿途就已經看見一路屍身和淩亂的戰鬥現場。
上百人不敢耽誤,提刀騎馬向前奔行,路上從後麵“撿”些漏網之魚,一一清理。
他們不是萸城知縣馮陳帶出來的那種沒什麼剿匪決心的看家護院一類人。
他們是韓其光和謝豫川集結起來的隊伍中紀律最嚴明的手下,意誌堅定。
主子離開前,未曾交代過一句手下留情等字眼,他們手握大刀,手起刀落間,顆顆匪首滾落於奔騰馬蹄之下。
鮮血飛濺,無首屍身魂落黃泉。
馬蹄下,沙土漫卷。
離得越近,前方的喊殺聲陣陣,跟在隊伍最後一人,聽見前麵的號令,鬆開韁繩,緊急拉響手中的信號彈。
響雷呼嘯升天——
“衝!”
幾百劫匪呼嘯圍剿熊九山等大部流放人馬,在經過幾輪試探和後撤之後,發現這一百多人,手中的兵器雖然奇特結實,但他們戰鬥力不行,加之試探幾回,不見他們有任何支援力量。
匪首膽子大起來,雙方幾次短兵相接,都被對方出其不意的防守僥幸逃脫,幾次試探琢磨後,不過都是些雕蟲小技而已。
從人數上,他們有絕對壓倒性的優勢,這個懸殊的差距,要是還拿不下這群人,豈不是汙了他們青龍山第一把交椅的名號。
幾聲長長的口哨,聯合各個方向的兄弟隊伍,企圖從四麵八方將這一百來號人和他們身後那滿滿登登的輜車,來個甕中捉鱉。
謝豫川帶隊走後,熊九山按照幾人商議的原定計劃,以現有的充足的防護武器,機動防禦。
攻下適合做防守之勢的地利,派人牢牢守住各個要口,不惜代價把所有的禦敵的方法全都過了一邊。
據山地之利,拖延被劫持剿滅的風險,靜待合適的反攻時機。
謝家神明留下的防禦利器,雖簡單,但是加上攻防有序的組織力度,殺傷力巨大。
熊九山沒上過真正的沙場,雖然還不懂如何調遣兵力,但是這種千百人的小型對抗,以他的能力,放開手腳還是綽綽有餘。
對方幾次抵近試探,狂妄叫囂卻被逼退之後,不但青龍寨賊寇那邊已經開始適應了他們的打法,甚至摸清了流放隊伍防禦的規律,已經開始不計代價地衝防了。
這也是熊九山最擔心的狀況。
哪怕四周已經看見數道聯絡示警的信煙升起。
但一刻沒有見到謝將軍他們的支援趕到,他的精神始終繃成一條線。
嗖嗖嗖——
遠處三道信響劃破天空——
熊九山望見萸城方向傳來的信號,忍不住站起身。